国学小常识:古人避讳字的八种方法

国学小常识:古人避讳字的八种方法

 掌握丰富的国学知识,不仅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国学知识素养,同时,还能让孩子们在这些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自己的个人品质,下面,我给大家准备了趣味国学小常识,孩子们一起开始学习,了解下古人避讳字的八种方法吧。

  第一:用同义字或义近字代替。

 秦始皇名正,秦代避讳?正?,因此,用?端?代替?正?。比如,把?正月?改为?端月?;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一直沿用到今天。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

  第二: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

 司马迁的父亲名谈,司马迁《史记》作,在《赵世家》中就把张孟谈改成张孟同。清圣祖名玄烨,清代人便以?元?代替?玄?,以?煜?代替?烨?。

第三:字缺笔画。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就把?世?缺笔写作?F?。

  第四:拆字。

 一个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为了不犯君主的讳,便只取字的某一部分以避开原字。五代晋君主是石敬瑭,姓敬的人便改姓文。

第五:删字。

 有的人是双名,如果其中一字犯了讳,便把它删去变为单名。如南朝齐开国叫萧道成,一个叫萧道渊的.人便把名字里的?道?去掉,改为萧渊。

第六:用形似字代替。

 五代后周君主名郭威,一个叫郭彦威的人就用?成?代替?威?,改名为郭彦成。

 第七:改读。

 孔子名丘,过去读书人把?丘?读成mou,实际上是用?某?的读音。

  第八:增加偏旁,构成新字

 比如,为了避孔子的讳,凡是?丘?作地名或姓氏,一律改为?邱?,读qi,以与孔子名讳区别。

 古人八大避讳用字,给你了什么启示呢?正是他们的这些讲究,让我们在古文阅读或者古文字画的欣赏中,有的地方看不懂。

;

本文来自作者[武静]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5903.html

(24)
武静的头像武静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武静的头像
    武静 2025年09月26日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武静”

  • 武静
    武静 2025年09月26日

    本文概览:国学小常识:古人避讳字的八种方法  掌握丰富的国学知识,不仅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国学知识素养,同时,还能让孩子们在这些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

  • 武静
    用户092611 2025年09月26日

    文章不错《国学小常识:古人避讳字的八种方法》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