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归纳起来.动物的社会行为包括:优势等级序列、通讯行为、求偶行为、利他行为和亲杀行为.

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的一生都是在独来独往的寂寞生活中度过的,比如像蜗牛、海龟.这些动物在生殖季节找一个临时伴侣共同生活,生殖过后就各奔东西,谁也不相往来了.但是像蜜蜂、蚂蚁等动物,一生下来就在一个拥挤喧闹的社会里,过着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生活.这样的动物,我们称之为社会性动物.

群居性的动物经常协同作战、共同捕猎.团结就是力量在它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然而,群居在一起的生活方式让这些动物在食物资源、空间资源乃至配偶资源上都要进行剧烈的竞争,难免产生纠纷,甚至血腥争斗.如何趋利避害、保证种群的延续壮大,动物们自有它们的一套行为准则:使得种群更好的生存下去,每个个体各得其所,便于保护弱小,更好的繁殖后代……使得种群更加强大.

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

故答案为:

动物行为的类型 概念 特点 意义 举例
觅食行为 获取生存所需食物 捕食 维持个体生存 猫捉老鼠
社群行为 同种生物维持群体生存的行为 分工合作共同维系 有利于种族生存和延续 蚂蚁群
攻击行为 同种动物相互攻击 很少致死 有利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 两只狗争夺骨头
防御行为 保护自己防御敌害 躲避敌害 有利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 蜥蜴断尾
繁殖行为 繁衍后代的行为 越高等的动物繁殖行为越复杂 有利于种族繁盛 母鸡抱窝
节律行为 随地球、日、月的周期变化形成的有周期、节律的行为 周期性 动物适应环境节律的结果 鱼的洄游

本文来自作者[晋武斌]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3421.html

(21)
晋武斌的头像晋武斌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晋武斌的头像
    晋武斌 2025年09月21日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晋武斌”

  • 晋武斌
    晋武斌 2025年09月21日

    本文概览:归纳起来.动物的社会行为包括:优势等级序列、通讯行为、求偶行为、利他行为和亲杀行为.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的一生都是在独来独往的寂寞生活中度过的,比如像蜗牛、海龟.这些动物在生殖...

  • 晋武斌
    用户092111 2025年09月21日

    文章不错《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