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号的年号概述

网上有关“明朝年号的年号概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明朝年号的年号概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洪武,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年号,凡三十一年。洪武,即洪大的武功,意在彰显武事之威。朱元璋扫灭群雄,驱逐蒙元,建元洪武,豪杰之气于兹可见。“洪”字也是第一次用于年号,意“盛大”。

2、建文,惠宗让皇帝朱允炆之年号,凡四年。建文,即建立文治,与洪武朝严肃的政治氛围相对应。建文四年成祖即位后废除建文年号,称洪武三十五年。明人称建文朝的统治为“革除朝”。万历二十三年神宗从礼科给事中杨天民议,恢复建文年号。

3、永乐,成祖文皇帝朱棣之年号,凡二十二年。永乐,寓意国家永远太平,百姓永享安乐。原为永清,后改为永乐。

4、洪熙,仁宗昭皇帝朱高炽之年号,仅一年。洪熙,寓意国家日益强大兴盛。

5、宣德,宣宗章皇帝朱瞻基之年号,凡十年。宣德,寓意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宣德二字在之前虽然未被当作年号使用,但在历史上却多次出现过。如梁武帝起兵,用齐宣德太后命令;隋官有宣德郎四十人;五代钱氏,曾号湖州为宣德军;宋正朝为宣德门,宋元丰官制有宣德郎;洪武年间有宣德侯,金朝兴元有宣德府 。

6、正统,英宗睿皇帝朱祁镇之年号,凡十四年。正统,此处应为大明朝系符合华夏礼仪,贯彻春秋大义,一统中国的华夏王朝,朱氏皇族代代相承,永为中华统绪。

7、景泰,代宗景皇帝朱祁钰之年号,凡八年。景泰,寓意国泰民安。景泰八年正月,帝不豫。正月十七日,英宗复位。二十一日,诏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二月初一,废景泰帝仍为郕王,迁之西内。二月十九日,帝崩。时礼部右侍郎汤序请革除景泰年号,未允。

8、天顺,英宗睿皇帝朱祁镇之年号,凡八年。天顺,即奉天顺意。景泰八年正月十七英宗复位,二十一日,改元天顺。巧的是英宗刚好在天顺八年正月十七日驾崩,前后一天不差。在景泰七年秋,钱塘妖道李珍在西南聚集苗民,自称唐太宗后裔,筑台称帝,伪号天顺。叛乱很快平定,不数月英宗复位,却正用此号。寇贼与皇帝同号,时臣莫不知此,但徐有贞、石亨等为了迎合英宗而“取美名以彰天眷”,众莫敢言。更早的,金宣宗时,盖都杨安儿者,亦僭号天顺。元朝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在上都即位,也以天顺作为年号,不过使用时间不足一月 。

9、成化,宪宗纯皇帝朱见深之年号,凡二十三年。成化,即成果理化。语出《文子·道原》:天常之道,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

10、弘治,孝宗敬皇帝朱祐樘之年号,凡十八年。“弘”者,有辉煌、光大之意,“治”者,指大治之世。大明朝经过成化朝后已是朝政紊乱,国力凋敝。建元弘治,表明当时君臣的治国愿望。孝宗即位后任用贤能,驱逐奸佞,创造了明朝历史上又一次盛世,史称“弘治中兴”。

11、正德,武宗毅皇帝朱厚燳之年号,凡十六年。正德,寓意德坚意正。语出《尚书.大禹谟》:“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孔颖达:“正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者正己以治民。”另,西夏崇宗李乾顺也用过正德年号。

12、嘉靖,世宗肃皇帝朱厚熜之年号,凡四十五年。嘉靖,即嘉嘉靖靖,语出《书·无逸》:“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 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年有九年。”据《列朝年号辨误》记载,朱厚熜继位后,内阁拟定了三个年号:绍治、明良、嘉靖。绍治,绍弘治之政,即希望朱厚熜能继承弘治中兴,清除正德朝的所有弊政。但朱厚熜最终选择了嘉靖作为年号而不是群臣普遍看好的绍治,意在表明自己继承帝位只不过是继统不继嗣而已,可以说大礼议之争在此时已在朱厚熜心中酝酿。

13、隆庆,穆宗庄皇帝朱载垕之年号,凡六年。隆庆,有吉祥喜庆之意。隆庆虽未曾作为年号,但之前多次作为徽号和地名出现过。如英宗第七女号隆庆公主,四川剑州在宋代升为隆庆府。

14、万历,神宗显皇帝朱翊钧之年号,凡四十八年。万历,寓意大明朝与世长存,也有皇帝历世长久、万寿无疆之意。万历乃明朝使用的最久的年号。万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崩,八月光宗继位,一月亦崩。九月天启帝继位后,以万历四十八年八月至十二月为泰昌元年,明年为天启元年。

15、泰昌,光宗贞皇帝朱常洛之年号。泰昌,即国泰安昌。万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崩,八月光宗继位,一月亦崩。九月天启帝继位后,以万历四十八年(庚申)八月至十二月为泰昌元年八月至十二月。

16、天启,熹宗悊皇帝朱由校之年号,凡七年。天启,即奉天启示。天启七年八月,思宗继位沿用。天启年号之前亦曾被多次使用过,如南朝梁永嘉王萧庄、北魏元法僧、南诏劝丰祐、元末徐寿辉都曾使用过天启年号。

17、崇祯,思宗烈皇帝朱由检之年号,凡十七年。崇祯,即崇尚祯祥。《思陵典礼记》记载朱由检继位时内阁拟定了乾圣、兴福、咸嘉、崇贞四个年号。朱由检说:“乾者为天,圣则安敢当?”因弃乾圣。又不能以中兴之主自居,遂舍兴福。咸嘉之咸为“戈”,今欲止干戈,不可。乃定年号为崇贞,并改“贞”为“祯”。《烈皇小识》则记载内阁拟定的年号为永昌、绍庆、咸嘉、崇贞。但不管怎样,最终确定年号为崇祯,或谓崇祯谐音为重振而取之。明亡后,朝鲜私下依旧使用崇祯年号,以示对故明之尊崇。

18、弘光,安宗简皇帝朱由崧之年号。朱由崧即帝位于南京,此时清军南下,义军未灭。取年号弘光,有弘扬祖宗基业,光复大明江山之意。

19、隆武,绍宗襄皇帝朱聿键之年号。明军在交战中屡次失利,江山渐陷敌手。取年号隆武,有振兴武备、兴兵迎战之意。明朝年号改元,唯天顺、泰昌是在年中改元。隆武帝本非帝系,在弘光元年闰六月二十七日即皇帝位后,为表明自己皇位的合法、唯一、正统性,当即便改元隆武。

20、绍武,文宗节皇帝朱聿鐭之年号。绍武,绍隆武之政。文宗系绍宗弟,隆武二年十一月初五即位于广州,十二月十五日广州失陷,帝自缢殉国。绍武年号并未来得及正式使用。

21、永历,昭宗匡皇帝朱由榔之年号。关于永历年号的理解,“永”者可以理解为寓意大明朝国祚永存(一说源于朱由榔崇祯年间曾受封为永明王);“历”者,昭宗系神宗孙,“历”取自万历。永历十六年四月帝于昆明为吴三桂所杀,台湾郑氏沿用该年号至三十七年。

明朝16帝的年号排序是什么?

1.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年号洪武)。定都南京。

2.明惠帝-朱允炆,在位4年(建文 )

3.明成祖-朱棣,在位22年(永乐 )。迁都北京。

4.明仁宗-朱高炽,在位1年(洪熙 )

5.明宣宗-朱詹基,在位10年(宣德 )

6.明英宗-朱祁镇,在位14年(正统)

7.明代宗-朱祁钰,在位8年(景泰 )

8.明英宗-朱祁镇,在位8年(天顺)

9.明宪宗-朱见深,在位23年(成化 )

10.明孝宗-朱佑樘,在位18年(弘治 )

11.明武宗-朱厚照,在位16年(正德 )

12.明世宗-朱厚熜,在位45年(嘉靖)

13.明穆宗-朱载垕,在位6年(隆庆 )

14.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万历 )

15.明光宗-朱常洛,1620年在位1年(泰昌 )

16.明熹宗-朱由校,在位7年(天启 )

17.明思宗-朱由检,在位17年(崇祯 )

明朝共计277年,有16位皇帝。

明朝16帝年号:

1、洪武,1368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

2、建文,1399年—1402年。明惠宗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

3、永乐、1402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后人称其为永乐大帝。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4、洪熙,1424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

5、宣德,1425年—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6、正统,1436—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7、景泰,1450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钰,明朝第七位皇帝。朱祁钰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启用于谦等正直之人,励精图治,选将练兵,击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又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使当时明朝社会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

8、天顺,1457年—1464年,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八任皇帝。朱祁镇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在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晚年任用李贤,听信纳谏,仁俭爱民,美善很多。还废除了殉葬制度。

9、成化,1465—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朱见深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可以说有君王的风度。时代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宽免赋税、减省刑罚,社会经济渐渐复苏。但在位期间任用奸邪,不能说没有缺陷。

10、弘治,1488—1505年,明孝宗朱祐樘,明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11、正德,1506—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明朝第十位皇帝。他为政期间荒*无道,国力衰微,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很多人认为他荒*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但武宗虽嬉游玩乐,却也有抵御边寇之功,大事上从不怠慢。

12、嘉靖,1522—1566年,明世宗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为人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同时也特别敏感,但是也十分勤奋,批阅奏书票拟经常到后半夜。

13、隆庆,1567—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即位后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内外得到大治,史称隆庆新政。但因为沉迷媚药,也服这些媚药助兴,导致荒于政事。

14、万历,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在位期间衰败的明王朝也在这个时期走向活泼和开放,中国的经济处于当时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在此期间,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开始西学东渐,整个社会也出现了反对封建礼教、个性解放的精神。

15、泰昌,1620—1621年,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因在位仅一个月,故又被称为“一月天子”。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但每日回宫后却沉于酒色,纵欲*乐,身体羸弱。

16、天启,1621—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17、崇祯,1628—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

扩展资料:

明朝的建立: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始,多为一帝一号。故自明朝时,便习惯以年号来称呼皇帝。

虽然明英宗例外,拥有两个年号正统、天顺,人们也仍以其年号而称之。

明朝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明朝

百度百科-朱由检

百度百科-朱元璋

百度百科-朱允炆

百度百科-朱棣

百度百科-朱高炽

百度百科-朱瞻基

百度百科-朱祁镇

百度百科-朱祁钰

百度百科-朱见深

百度百科-朱祐樘

百度百科-朱厚照

百度百科-朱厚熜

百度百科-朱载垕

百度百科-朱翊钧

百度百科-朱常洛

百度百科-朱由校

关于“明朝年号的年号概述”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殳春晖]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tudor.com/nbtu/781.html

(23)
殳春晖的头像殳春晖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殳春晖的头像
    殳春晖 2025年09月08日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殳春晖”

  • 殳春晖
    殳春晖 2025年09月0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明朝年号的年号概述”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明朝年号的年号概述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洪武,太祖...

  • 殳春晖
    用户090807 2025年09月08日

    文章不错《明朝年号的年号概述》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