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作者是伊利亚·雅科甫列维奇·马尔夏克。
作者伊林(1895—1953),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家。他运用文艺的形式、散文的笔法、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具体的描写,来引人入胜地讲解科学。《十万个为什么》《黑白》《几点钟》《不夜天》等科普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得到了世界性的承认,几乎被译成欧洲所有的文字。伊林对现代儿童科普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4月重新出版了董纯才译的这本书。
《十万个为什么》这一图书品牌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于1961年首创的,该品牌诞生40多年来,以其贴近读者的编辑形式、严格筛选的图文内容影响了无数求知道路上的读者。
《十万个为什么》是中国第一本普及版的百科全书,分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5卷,初版即发行五百多万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61年1月出版。
它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以“套”出版的作品。其内容非常广泛,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各类科学知识,文字不长,深入浅出,非常符合青少年读者的认知方式和阅读特点。它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近年来,冠以“十万个为什么”的图书层出不穷,把很多众所关注的学科前沿问题也纳入进来,大大丰富了这一品牌的内涵。
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简介如下:
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米·伊林。他诞生于乌克兰。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情况,观察天空和星象。这一切,为他日后用文艺的手法,诗一般的意境、创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础。
1914年中学毕业,因成绩优异获得金质奖章。从1924年起,他还在大学念书时就开始创作科学文艺性短文。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工艺学院。1927年创作的《不夜天》是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喜爱。
《十万个为什么》是米·伊林于1929年出版的一本小书,非常简短,约5万字,并非真的有十万个问题,在俄语中,“十万”用以形容数量之多。这个奇怪的书名不太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并不是译者所加,但也非伊林原创。
它最初出现在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句诗中:“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办?十万个为什么?”伊林便从这首朗朗上口的小诗中截取“十万个为什么”作为这本书的名字,其本意是虚指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待读者发掘。
伊林的具有代表性作品有:《十万个为什么》、《不夜天》、《黑白》、《几点钟》、《在你周围的事物》、《自动工厂》、《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二、三部)、《书的故事》。
本文来自作者[寒潭渡鹤]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886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寒潭渡鹤”
本文概览:十万个为什么作者是伊利亚·雅科甫列维奇·马尔夏克。作者伊林(1895—1953),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家。他运用文艺的形式、散文的笔法、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具体的描写,来引人入胜地...
文章不错《《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是谁-》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