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回国,于1994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曾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并兼任云南、海南分所所长,现担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现代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江西中医学院首席教授。
杨世林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研究和新药开发研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60多种常用药用植物中分离鉴定了900多种化合物,其中近200个为新化合物,且主持过多种新药的研发、开发,其中部分成果已申请专利;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杂志上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在国际、国内专业学术会议的讲坛上做过60多场学术报告,并培养了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30多名。近5年来,杨世林教授主持过26项国家级课题,其中有国家“攀登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新药基金项目等大型课题,获得国家纵向科研经费资助1900余万元,横向科研经费1600余万元,多项成果获国家和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另杨世林教授还担任了两家制药企业的研发工作,先后研制出近十几种的新药,及近百种的仿制新药,成为了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的知名专家。
多年来,致力于我国中药研究事业,认真思考中药研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我国中药发展提出了许多有建树性的意见和建议,有些建议已经得到落实,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学习经历:
1973.9—1976.12 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 大学本科
1989.1—1991.6 英国伦敦大学药学院 博士
1991.7—1993.6 英国伦敦大学药学院 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77.1—1984.12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实习研究员
1985.1—1987.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87.9—1993.7 英国伦敦大学药学院 博士、博士后
1993.11—1994.3 副研究员
1994.4 晋升研究员
1994.7 任命为副所长
1995.8 云南分所所长
1996.5—2001.11 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
2001.12—至今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1996.2 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
学术兼职:
《中草药》副主任编委
《Phytotherapy Research》编委
《中药研究与信息》编委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编委
《中药材》编委
国家新药评审委员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编委
农工中央医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西医结合学会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副理事长
北京农工民主党医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常务理事
云南文化国际交流中心理事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留学人员评选委员会委员
中国GAP学会副会长
中国中药协会常务理事
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青年协会主任
中国医药促进会理事
长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
山东医科大学客座教授
社会兼职:
青海省政府科技顾问
山东省政府科技顾问
四川省政府科技顾问
论著:
1、《中国常用药用植物信息VCD光盘》,1998年,北京协和单像出版社出版,主编
2、《天然活性成份简明手册》,1998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编著者
3、《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1997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特约编审
4、《基诺民族药研究》,2000年,云南出版社出版,主编
5、《抗癌药物彩色图鉴》,200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编
6、《常用中药材的栽培》,2001年,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主编
7、《常用药用植物》,200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编
8、《新编中药志》2002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副主编
9、《实用中草药原色图谱》中国农业出版社,主编
获得的科技成果:
1、“血叶啉激光诊治癌症的研究”,1986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六名)
2、“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1999年获科技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者)
3、“傣族药‘雅诺渺’(肾茶)现代研究”,2000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名)
4、“灵芝注射液的研究”,1986年获医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者)
5、《基诺民族药研究》,2001年西双版纳州科技进步一等奖
6、申请国家专利一项(参加者)
请问白龙江是什么中药材,怎么搜不到?
1 顾学裘.药物鉴定续编.杭州:新医书局,1952.
2 顾学裘,沈文照.实验药剂学.杭州:新药书局,1952.
3 顾学袭,沈文照,胡晋等.白及胶质提取及性能研究.药学学报,1955,3(1):75—87.
4 顾学裘,沈文照,陈瑞龙等.白及胶作为片剂赋形剂的研究.药学学报,1955,3(2):257—265.
5 顾学裘.制剂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6 顾学裘.长效制剂综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7 顾学裘.药物制剂注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8 顾学裘,张汝华,童寅生等.常用药物制剂.沈阳:辽宁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9顾学裘,王承裕,刘国杰等.药剂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10 顾学裘,李焕秋,李长江等.鹤草酚微型胶囊制备工艺的探索及释放度研究.中草药,1980,11(2):56—61.
11 顾学裘,李焕秋,乔博路.鹤草酚精氨酸盐注射液的研究.中草药,1980,11(8):346—349.
12 顾学裘,邹善卿,李焕秋.微型胶囊释放药物的机理.药学学报,1980,15(11):699—704.
13 郦章安,顾学裘.建立药物制剂专业的建议.药学通报,1980,15(12):23—25.
14 顾学裘,郦章安.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大力培养药学人才.医院药学杂志,1981,1(1):5—8.
15 顾学裘,滕彩文,钱文心等.前体药物喘通琥珀酸盐与双羟萘酸盐的研究.沈阳药学院学报.1981,总13:57—63.
16 顾学裘,钱文心,王永金等.长效喘通制剂的研究.药学学报,1982,17(6):469471.
17 顾学裘,马竹卿.从提高免疫功能角度设计的抗癌药物新剂型——多相脂质体.中成药研究,1982,(12):4—6.
18 顾学裘,马竹卿,李焕秋等.多相脂质体139等抗癌活性的筛选.中草药,1982,13(4):13—19.
19 郑俊民,顾学裘.多相脂质体139液晶态的物理特性观察.药学学报,1982,17(12):942—944.
20 罗金德,顾学裘,马竹卿等.喜树碱多相脂质体的研究.药学学报,1984,19(1):63—68.
21 顾学裘,马竹卿,李焕秋.药物制剂新剂型选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22 顾学裘,陈济民,孙祖绳等.英(拉)汉药学词汇.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3 顾学裘,李民,顾茂健.多相脂质体139抑制DNA、RNA、蛋白质生物合成机制的初步研究.沈阳药学院学报,1985,2(2):99104.
24 唐世军,顾学袭,苏德森.高三尖杉酯碱多相脂质体注射液的研究.药学学报,1986,21(8):630—634.
25 顾学裘,彭海卿,邓英杰等.药剂专利手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6 戚洪,顾学裘,李焕秋.氨甲蝶呤(MTX)多相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与渗漏研究.药学学报,1987,22(1):48—52.
27 高晓彦,顾学裘,陶钧.环磷酰胺(CP)的含量分析方法及其在CP多相脂质体(CPL)化学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药物分析杂志,1987,7(5):290292.
28 顾学裘,张清民,苏兴仁等.喜树碱多相脂质体对肿瘤细胞动力学及分子药理学研究.沈阳药学院学报,1988,5(3):161167.
29 顾学裘,奚念朱,魏树礼等.药剂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30 顾学裘,韩扬.英汉对照中药与健康长寿.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9。
自学配中药要看哪些书
大丁草
别名:胆心草。天蛇毒。白龙剑。白龙箭。白龙江。三杆旗。
性味功能;味甘性平。无毒。能消炎。解毒。利水、
主治;尿路感染,浮肿,乳痈。疔疮。淋巴结核,无名肿毒。
鲜品外敷可治蛇虫咬伤。
————————————————————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7年《全国》常用中草药手册
中药配伍,是中医的不传之秘。它和药物的君、臣、佐、使,药性的寒、热、温、凉、平,四象五行(即太阴肾水、太阳心火、少阴肺金、少阳肝木,中央脾土)以及河图洛书的数等相关。国内的时方中医懂的不多。目前,只有汉传中医的吉林经方大家刘志杰在这方面有独特的造诣。《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这几本书结合着看吧……
注意看图中右下角,下面这些中药学方面的书籍都出自于此,还有其它的中医书籍
还有下面这些中药学的书籍你也可以参考一下:
中药研究文献摘要
中药学
中药大辞典(第二版)
中药材
中华药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全2册)
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全6册)
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全4册 广东科技出版社)
中国藏药(全3卷)
中国本草彩色图鉴(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草药野外识别手册
中草药大典(陈士林 林余霖 主编)
中草药彩图手册(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植物活性成分辞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云南天然药物图鉴(全5卷 云南科技出版社)
新编中药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广东科技出版社)
实用本草纲目彩色图鉴(第一至四卷)
全国中草药名鉴(谢宗万等)
全国中草药名鉴(谢宗万 等主编)
全国中草药汇编(第二版)
宁夏中药志 (邢世瑞主编 宁夏人民2006)
临床常用方药应用鉴别
当代药用植物典
草药彩色图集(全4集 贵州科技出版社2006)
本文来自作者[绿之]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881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绿之”
本文概览:1993年回国,于1994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曾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并兼任云南、海南分所所长,现担任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
文章不错《杨世林的伦敦大学教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