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到6年级完整版

 数学公式是解题的关键,那么小学数学1到6年级公式有哪些呢?快来和我一起看看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到6年级完整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到6年级完整版

 一、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式:

 (一)小学数学加减运算公式

 加数 + 加数 = 和(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被减数–减数 = 差。

 和 = 加数 + 加数差 = 被减数–减数。

 和–加数 = 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 = 减数。

 另一个加数 = 和–加数减数= 被减数–差。

 差 + 减数 = 被减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求大数比小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求小数比大数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大数=小数+多出来的数小数=大数—多出来的数多出来的数=大数—小数。

 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计算。

 (三)时针与分针(时针短,分针长)

 1时=60分。

 60分=1时。

 1刻=15分。

 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四)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五)图文应用题

 先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确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最后记得要写答。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还有、还剩、剩下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二、小学二年级数学公式

 (一)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二)四则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三)四则混合运算

 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一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四)小学数学减法的基本性质

 a-(b+c)=a-b-c

 a-b-c=a-(b+c)

 三、小学三年级数学公式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周长:围成一个封闭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周长,

 正方形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周长或边长*4=周长,

 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直角,

 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周长 (长+宽)*2=周长,

 长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直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容易变形没有直角且对角相等。

 四、小学4~6年级数学公式

 (一)正方形面积(周长C、面积S、边长a)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二)正方体体积(体积V 、棱长a)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三)长方形面积(周长C、面积S、边长a)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四)长方体体积(体积V 、棱长a、长a、宽b、高h)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五)三角形(面积s、底a、高h)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六)平行四边形(面积s、底a、高h)

 面积=底×高,

 s=ah;

 (七)梯形(面积s、上底a、底b、高h)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八)圆形(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九)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十)小学数学相遇问题的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十一)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十二)小学数学算术方面公式

 1.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2.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3.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4.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5.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拓展阅读:小学数学学习方法

 思考

 思考是数学学习方法的核心。在学这门课中,思考有重大意义。解数学题时,首先要观察、分析、思考。思考往往能发现题目的特点,找出解题的突破口、简便的解题方法。在我们周围,凡是真正学得好的同学,都有勤于思考,经常开动脑筋的习惯,于是脑子就越用越灵,勤于思考变成了善于思考。我正因为掌握应用了这一方法,所以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了武汉市一等奖。

 动手试一试

 动手有助于消化学习过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课下,我常常把老师讲过的公式进行推导,推导时不要看书,要默记。这样就能使自己对公式掌握滚瓜烂熟,可为公式变形计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培养创造精神

 所谓创造,就是想出新办法,做出新成绩,建立新理论。创造,就要不局限于老师、课本讲的方法。平时,有一些难度高的题目,我在听懂了老师讲的方法后,还要自己去找一找有没有另外的解法,这样能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能比较几种解法的利弊,使解题思维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认真听老师讲课

 这是我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开小差,更切忌一边讲话一边听讲。其次要专心凝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因为数学是以严谨著称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间就隐藏玄机无限。听讲时还要注意记笔记。一次老师讲了一个高难度的几何题,我一时没有听懂,多亏我记下了这道题以及解法,回家后仔细琢磨,终于理解透了,以至在一次竞赛中我轻而易举地解出了类似的一道题,获得了宝贵的10分。上课还要积极举手发言,举手发言的好处可真不少!

 ①可以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

 ②锻炼了自己的口才。

 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和错误能得到老师的指教。真是一举三得。总之,听讲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课外练习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巩固数学的重要环节。我很注意解题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确度,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一次性准确,而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而速度是为了锻炼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紧迫感。我经常是这样做的,在开始做作业时定好闹钟,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再做作业,这样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考试时,就不会紧张,也不会顾此失彼了。

 复习、预习

 对数学的复习,预习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当天作业后,我将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简要地看一看,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再像看**一样将老师上课的过程“看”一遍,如果有什么疑难,我立即爬起来看书,直到搞懂为止。每个星期天我还作一星期功课的小结复习、预习。这样对学数学有好处,并掌握得牢固,就不会忘记了。

本文来自作者[素颜倾城]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8665.html

(12)
素颜倾城的头像素颜倾城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素颜倾城的头像
    素颜倾城 2025年10月03日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素颜倾城”

  • 素颜倾城
    素颜倾城 2025年10月03日

    本文概览: 数学公式是解题的关键,那么小学数学1到6年级公式有哪些呢?快来和我一起看看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到6年级完整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

  • 素颜倾城
    用户100305 2025年10月03日

    文章不错《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到6年级完整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