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比例的所有知识点?

1、比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6、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7、比和比例的区别

(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也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8、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9、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10、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

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11、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12、比例尺的分类

(1)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2)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13、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14、应用比例尺画图的步骤:

(1)写出图的名称、

(2)确定比例尺;

(3)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4)画图(画出单位长度)

(5)标出实际距离,写清地点名称

(6)标出比例尺

15、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16、用比例解决问题:

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正确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

17、常见的数量关系式:(成正比例或成反比例)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时间=路程

工效×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18、

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可以求比例尺。

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可以求实际距离。

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可以求图上距离。

计算时图距和实距单位必须统一。

19、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不是成反比例?

答: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天数=播种的总公顷数

已知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就是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的积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什么是正比和反比

练功房

1、(1)线;面;体

(2)底面;圆;高;侧面

(3)圆;扇形;顶点;圆心

(4)无数;相等;一

(5)圆柱;高;圆锥;高

聪明屋

活动角

4、长:6×6=36m;宽:4×6=24(m);高:12×2=24(m)

5、(10-1)×1.5+20×10=9×1.5+200=13.5+200=213.5(米)

[编辑本段]成正比

A是B的数值乘以一个常数,那么A与B成正比。

A随B的增大而增大 则AB 成正比(A越大,B也越大,AB成正比)

[编辑本段]成反比

A与B的倒数成正比(就是倒数乘以一个常数),那么A与B成反比。

A随B的增大而减小 则AB成反比(A越大,B越小,AB成反比)

如果物理量Y与物理量X的关系式可以写成:

Y=aX,而且a是恒定不变的,那么Y与X成正比。

Y=a/X,而且a是恒定不变的,那么Y与X成反比。

注意

这里(包括教科书上)说的成正比,是严格数学意义上的,必须是常数比。

[编辑本段]相关例子

(时间)一定,(距离)与(速度) 成正比例

(速度)一定,(距离)与(时间) 成正比例

(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与(时间) 成正比例

(时间)一定,(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 成正比例

(压强)一定,(压力)与(受力面积) 成正比例

(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 成正比例

(电压)一定,(功率)与(电流强度) 成正比例

本文来自作者[妙旋]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8615.html

(7)
妙旋的头像妙旋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妙旋的头像
    妙旋 2025年10月03日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妙旋”

  • 妙旋
    妙旋 2025年10月03日

    本文概览:1、比的意义(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3)同除法...

  • 妙旋
    用户100304 2025年10月03日

    文章不错《求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比例的所有知识点?》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