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的闻指的是什么

闻:知道,明白,听到。

闻在此词中为动词,是本义,听到的意思,除此外,“闻”的使用如下:

1,动词:用心注意地听。组词如:闻达,闻讯,闻风而动,闻过则喜,闻鸡起舞,闻所未闻,见闻 ,声闻,听闻,耳闻目睹,充耳不闻,听而不闻。

2,?名词:消息,音讯。组词如:见闻,丑闻,传闻,旧闻,奇闻,趣闻,新闻,秩闻。

3,动词:嗅。组词如: 闻到芬芳,闻到辣味。

闻名的意思是事物具有广泛的知名度(闻名天下),有名,具备名声;名望。“闻名”“著名”“知名”都是有名气的意思。“著名”强调显著、突出,常用于形容人物、城市、著作、战役等。“闻名”强调广为人知,可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常与“举世”构成固定词组“举世闻名”。

闻名读音为 wén míng,为褒义词,唐代沈亚之 《冯燕传》:“ 冯燕者, 魏豪人,祖父无闻名。”意思是冯燕是魏国的豪绅,但其祖父并无声望。

扩展资料

闻字的字形演变:

文言版《说文解字》:闻,知闻也。从耳,门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闻,听说,了解。字形采用“耳”作边旁,“门”作声旁。

组词解释:

1,新闻,读音为xīn wén,也叫消息,是指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也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事情。曹禺 《日出》第二幕:“我都想过,画报上一定登那么老大的照片,我的, 胡四 的,我们俩的,报纸每天登着我们蜜月的新闻。”

2,丑闻,读音为 chǒu wén?,一般又叫负面新闻、负面消息等。是因涉嫌罪恶、不名誉、或不道德等行为而使舆论大哗或激起公愤的事件。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小市民总爱听人们的丑闻,尤其是有些熟识的人的丑闻。”

3,要闻,读音为?yào wén,指重要的新闻。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他临死的时候,才将仙山被巨鳌背到海上这一件要闻传授徒弟。”

4,见闻,读音为jiàn wén,耳闻目睹,指见到和听到的事。巴金 《军长的心》三:“等到他坐下以后,我便对他谈起这一天的见闻和印象来。”

5,奇闻,读音为qí wén,指惊奇动听的事情。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随意谈话,听来都有新奇的奇闻。”

1、意思:听说。

2、原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注释

①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廷尉。人称“孔廷尉”。

②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③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④设:摆放,摆设。

⑤甚:很,非常。

⑥诣:拜访。

⑦闻:听说。

⑧示:给……看。

⑨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⑩乃:就;于是。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4、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年--444年)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南朝宋政权文学家.是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本文来自作者[丁兴敏]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8497.html

(4)
丁兴敏的头像丁兴敏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丁兴敏的头像
    丁兴敏 2025年10月03日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丁兴敏”

  • 丁兴敏
    丁兴敏 2025年10月03日

    本文概览:闻:知道,明白,听到。闻在此词中为动词,是本义,听到的意思,除此外,“闻”的使用如下:1,动词:用心注意地听。组词如:闻达,闻讯,闻风而动,闻过则喜,闻鸡起舞,闻所未闻,见闻...

  • 丁兴敏
    用户100301 2025年10月03日

    文章不错《闻名的闻指的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