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目的及意义

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由于其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及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医养结合”概念的提出相对比较具有中国特色,也是在进行国际交流中养老界同仁较为困惑与纠结的问题。其实,“医养结合”具有整合照料的含义,近似于美国的管理性医疗服务,基于资源整合理论。医养结合也不是简单的医疗与养老职责的相加,需要满足资源利用合理化基本原则,包括:

> 精准合理的服务定位

> 政策配套与顶层设计

> 医疗和养老服务模式有机整合

> 按供需平衡需要合理配置资源

> 资源共享避免重置与浪费

1、医养结合基本内涵与特色

从内涵上来讲,医养结合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从保障目的来看,与传统养老模式一样,医养结合旨在为老年人提供老年生活服务,以使老人安度晚年;

从参与主体来看,它联合传统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为老年人提供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

从服务内容来看,由于引入了现代医疗技术,它能够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养老服务,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一张图来归纳和总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在养老服务中重点解决以下医疗保健问题,包括:

> 基本医疗保障,如老人药物管理、慢病管理

>健康管理与维护,如健康档案、康复护理、心理慰藉、营养支持

>日常协助就医和紧急医疗援助

>……

从保障对象来看,尤其适宜处于大病康复期、慢性病、易复发病患者等无法在传统养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

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刚需来源于自我照顾能力不足的老人,或家庭功能或照顾者能力不足的老人,而这其中如果将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需求作为两个需要维度的话,强调老年照顾中的医疗和照护两个方面。

医养结合的服务对象主要基于以下两大类型6种情况:

第一大类型:突出“医+养”方式,主要针对疾病或残障导致的独立生活能力受损者,需要以医疗为主,同时还需要配合中、长生活照料,如蓝圈部分。

第二大类型:突出“养+医”方式,主要针对高龄导致的身心功能的障碍或不足者,需要社会化养老服务,但同时伴有卫生、医疗保健需要,如红圈部分。它区别于传统生活照料为主的养老服务,不仅包括日常起居、文化娱乐、精神心理等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健康检查、疾病诊治、临终关怀等专业医疗保健服务。

国家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特色的中医养生机构。

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人员、技术、服务、产品等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开展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

通过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规范和推进中医师多点执业等措施,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院、疗养院和中医诊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传统中医诊所。

各地根据康复服务资源配置需求,设立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和疗养院。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康复医疗、训练指导、知识普及、康复护理、辅具服务。在社区康复机构推广适宜中医康复技术,提升社区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让群众就近享有规范、便捷、有效的中医特色康复服务。

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推动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开展合作。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

支持相关健康产品研发、制造和应用。鼓励研制便于操作使用、适于家庭或个人的健康检测、监测产品以及自我保健、功能康复等器械产品。开展第三方质量和安全检验、检测、认证、评估等服务,培育和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认证、医疗管理服务认证等服务评价模式,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检验检测体系。建立不良执业记录制度,将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和执业情况纳入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引导行业自律。

1、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

2、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

3、大力发展中医诊所、门诊部,鼓励连锁经营;

4、支持建设名医堂、中医特色治疗平台,推动名中医到基层提供便捷、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

5、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鼓励连锁经营;

6、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推动研发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产品。

7、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基地;

8、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设立中医药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加入,扶持中医药医疗、产业、教育、科研的重点项目。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医药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第三条 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本文来自作者[烬染]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8356.html

(10)
烬染的头像烬染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烬染的头像
    烬染 2025年10月03日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烬染”

  • 烬染
    烬染 2025年10月03日

    本文概览: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由于其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及学者们共...

  • 烬染
    用户100310 2025年10月03日

    文章不错《医养结合目的及意义》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