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在农场教案_1

幼儿园小班在农场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在农场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小班在农场教案1

  教学目标:

 1、听辨并模仿3—6种常见动物的叫声。

 2、引导幼儿向老师及小动物问好。

 3、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教学准备:

 音乐:CD、《你好》、《热闹的农场》

 教具:动物照片、动物卡片。

  教学重难点:

 听辨并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按节奏用动物语言问好。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播放音乐《你好》教师与幼儿问好,引导鼓励幼儿与老师问好。

 二、想象与模仿。

 教师:音乐谷里有个热闹的农场,在这里有很多的动物朋友,你猜会有哪些动物?鼓励幼儿发言,想象会有什么动物,尝试模仿他们叫声。

 三、声音听辨。

 1、教师:我们一起去热闹的农场里玩,听听农场里有哪些小动物在叫,有没有你喜欢的动物

 2、播放音乐《热闹的农场》,教师和幼儿自由走动,跟随音乐听辨动物的叫声。

 3、教师:你在农场里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叫声?

 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拿出相应的卡片,让大家模仿它的叫声。

 四、替换词语。

 如果你是小狗,你会怎么向我问好呢?汪汪 汪| 老师 好|

 (注:教师可有节奏地带领幼儿问好,幼儿模仿的动物叫声可以没有节奏)

 五、巩固新知。

 教师:小动物们的家离我们不是很远,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他们家和他们见面吧。(听音乐再次模仿叫声及动作)

 六、活动结束。

 教师:动物朋友们见到了小朋友都很开心,现在它们喝水的时间到了,小朋友我们和它们再见吧!

  活动延伸:

 《农场里动物多》听声音角色扮演。

幼儿园小班在农场教案2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具有爱模仿的特点,音乐“热闹的农场”通过小动物们叫声练习了幼儿的听辨能力,幼儿模仿动作及声音,促使幼儿能够大胆表现自我,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从而完成游戏性的学习。同时幼儿能在活动中感受音乐带来的趣味性,通过问好发展节奏感知能力逐渐达到自我完善性。

  教学目标:

 一、听辨并模仿3—6种常见动物的叫声。

 二、引导幼儿向老师及小动物问好。

  教学准备:

 一、音乐:cd《你好》、《热闹的农场》

 二、教具:动物照片、动物卡片。

  教学重点:

 听辨并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教学难点:

 按节奏用动物语言问好。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播放音乐《你好》教师与幼儿问好,引导鼓励幼儿与老师问好。

 二、想象与模仿:教师:音乐谷里有个热闹的农场,在这里有很多的动物朋友,你猜会有哪些动物?鼓励幼儿发言,想象会有什么动物,尝试模仿他们叫声。

 三、声音听辨:

 (一)教师:我们一起去热闹的农场里玩,听听农场里有哪些小动物在叫,有没有你喜欢的动物?

 (二)播放音乐《热闹的农场》,教师和幼儿自由走动,跟随音乐听辨动物的叫声。

 (三)教师:你在农场里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叫声?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拿出相应的卡片,让大家模仿它的叫声。

 四、替换词语:

 如果你是小狗,你会怎么向我问好呢?(注:教师可有节奏地带领幼儿问好,幼儿模仿的动物叫声可以没有节奏)

 五、巩固新知:

 教师:小动物们的家离我们不是很远,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他们家和他们见面吧。(听音乐再次模仿叫声及动作)

 六、活动结束。

 教师:动物朋友们见到了小朋友都很开心,现在它们喝水的时间到了,小朋友我们和它们再见吧!

  活动延伸:

 《农场里动物多》听声音角色扮演。

幼儿园小班在农场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进一步熟悉各种动物的叫声。

 2.积极参与创编活动,体会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猪、小羊、小鸭,音乐《在农场里》

  活动过程:

  一、欣赏——《在农场里》

 看,这是一个美丽的农场,这个农场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咦,小动物们怎么躲起来了呀?原来,他们是跟我们捉迷藏呢,藏到了音乐里面去了,我们一起去把它们给找出来吧!

  二、学唱歌曲

  1.完整听音乐一遍。

 出示小猪,它是怎么样叫的?

 2.再欣赏一遍。

 出示图谱,帮助记忆。

 3.看着图谱,一起演唱歌曲。

 4.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5.加上动作演唱歌曲。

  三、创编歌曲

  小猪我们找到了,还有哪些小动物呢?我们再来找找!

 1.出示羊儿的,幼儿创编歌词。

 2.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3.加上动作演唱歌曲。

 四、教师引出小鸭子。

 1.出示小鸭的,幼儿创编歌词。

 2.跟着伴奏演唱歌曲。

 3.加上动作演唱歌曲。

 四、巩固歌曲

 1.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演唱。

 2.加上动作演唱。

 五、结束

幼儿园小班在农场教案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理解上下的概念;

 2、引导幼儿学会以一个物体为参照物说出上下位置,提高幼儿的空间方位感;

 活动准备:

 1、情境主题挂图“农场里”1幅;

 2、磁性教具:每种小动物2—3个;

 3、自制教具:二层楼房的一张;上下位置的图表一个;对勾1个;幼儿操作用纸(每人一张);

 4、学具:小绿人(事先放在幼儿坐的椅子下面);贴画: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情境挂图,初步理解上下的概念。

 1、小动物们在森林里开了个农场,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到农场里去参观它们的农场。

 2、教师提问:“你看见农场里有什么?”、“农场里有一棵苹果树,树上有几个苹果?树下有几个苹果?”请幼儿点数苹果的数量。

 3、教师提问:“树上的鸟窝有几只小鸟?是谁站在树下呢?”

 4、农场里还有一个池塘,请小朋友数一数,有几只小青蛙?它们都蹲在哪?

 二、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上下概念。

 (一)小动物搬新家

 1、教师出示二层楼房和小动物卡,并以情境导入:小动物们还在森林里盖了一座新楼房,现在它们要搬家了。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楼房,哪里是楼上,哪里是楼下,给幼儿提出要求:如宝宝兔住在楼上,嘟嘟牛住在楼下,幼儿按照老师的要求将小动物卡贴在相应的位置。

 3、教师请幼儿说说想让小动物住在哪里,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放小动物,引导幼儿正确运用“上、下”的方位词。

 4、教师出示表示上下的图表和对勾,要求幼儿按对勾的位置和数量来摆放小动物,如:2只胖胖猪住在楼下;3只宝宝兔住在楼上,帮助幼儿对上下方位图表的理解。

 (二)和小绿人做游戏

 1、请幼儿在椅子下面找到小绿人,并问幼儿:你是从哪里找到小绿人的?

 2、教师与幼儿一起玩和小绿人做游戏:

 小小绿人真可爱,

 我来和你做游戏,

 跳跳跳,跳到桌子上(下)。

 跳跳跳,跳到椅子上(下)。

 3、启发幼儿将小绿人放在自己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如:头、肩膀、大腿等部位,继续巩固上下方位的辨认。

 三、幼儿操作活动

 1、以小绿人给小朋友送礼物的形式,出示幼儿操作用纸,引导幼儿说说,什么东西放在桌子的上面;什么东西放在桌子的下面。

 2、请幼儿根据图表的提示将物体贴在桌子的上面或下面。

 3、鼓励幼儿将操作结果给客人老师欣赏。

 四、教师与幼儿拿着小绿人到户外做游戏,结束活动。

 案例评析:

 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的形式,思路清晰,布题合理。活动中的环节过渡自然,能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感知上、下空间方位,逐步帮助幼儿理解以一个物体为参照物的上下位置,提高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幼儿操作活动的形式新颖,游戏的趣味性浓,并鼓励幼儿充分展示自我,使幼儿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在农场教案5

  活动目标:

 1、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及灵敏,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球若干、两个长凳子、多个呼啦圈、一根长绳(长绳上拴着很多小气球)、3个路障、3个大圆桶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说儿歌,老师和幼儿一起做动作。

 (1)小猫小猫喵喵喵,蹲在地上吃小鱼

 小猫小猫喵喵喵,站起身来伸伸腰

 小猫小猫跳跳,别让老虎逃掉

 小猫小猫弯弯腰,小小尾巴。

 (2)小狗小狗汪汪,蹲在地上吃骨头

 小狗小狗汪汪,站起身来伸伸腰

 小狗小狗跳跳,别让骨头跑掉

 小狗小狗弯弯腰,小小尾巴。

 (3)小兔小兔跳跳,蹲在地上吃萝卜

 小兔小兔跳跳,站起身来伸伸腰

 小兔小兔跳跳,别让萝卜跑掉

 小兔小兔弯弯腰,小小尾巴。

  二、师:

 小猪说它家有一个好大的游乐场,还有许多会跳舞的小球,放音乐,让幼儿躺在垫子上,用脚或手去碰拴在绳子上的小球。

  三、游戏:

 大灰狼来啦,让每个幼儿手中抱一颗蛋(球当做蛋),躺在垫子上,双手拿着蛋放在头顶上,只要幼儿手中的蛋没在头顶上,大灰狼就去拿那个小朋友的蛋。

  四、运动游戏:

 运输蛋

 (1)让幼儿抱着蛋可以走过独木桥,绿草地,穿小树林,把蛋送到安全岛

 (2)让幼儿轻轻的'用小脚把蛋运送到安全岛,然后选择一条路回来

  五、延伸活动:

 和老师一起说儿歌做动作,结束

 儿歌:小猪吃的饱饱,闭着眼睛睡觉,大耳朵扇扇,小尾巴在摇摇,呼噜噜噜噜,呼噜噜噜噜,呼噜呼噜呼噜呼噜,小尾巴在摇摇。

幼儿园小班在农场教案6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感受欢快愉悦的情绪。

 2.积极参与哼唱,能有节奏的唱出小动物的声音,并且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3.体验歌唱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情境图《王老先生有块地》四幅

 2.小鸭子的录音

 3.动物(鸭、鸡、狗)、王老先生

 4.4块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 进入场地

 弹奏儿歌伴奏,师、幼随伴奏乐入场。

 师:小朋友有一位王老先生请我们一起到农场去玩一玩吧。(教师唱“咿呀咿呀哟”)

 二、欣赏歌曲,分段学唱

 1.背景一: 进入“小鸡寻食”情境

 (1)初次倾听 尝试理解

 师:农场到了,(出示王老先生)刚刚说是谁请我们来玩的?在他又大又绿的农场里,养了好多好多小动物,仔细听,有谁啊?(教师清唱)

 (2)再次倾听 动作辅助

 师:小鸡出来咯,(出现第一只小鸡)小鸡多不多?只有一只小鸡,我们再来唱一唱,其他小鸡们就会出来啦。(教师清唱第二遍)

 (3)三次听学 游戏理解

 师:小鸡们听到你们的歌声都出来啦(出示很多小鸡),小鸡们叽叽叽叫个不停,可能是怎么了?小鸡吃虫的时候刚开始是慢慢吃,后来呀越吃越高兴,就越来越快,听(教师有节奏的唱叽叽叽)

 2.背景图二: 进入“小鸭跳水”情境

 (1)听音识小动物 表现动作

 师:王老先生又在田里还养了其他什么小动物,听!是谁啊?小鸭子是怎么唱歌的?谁来试一试?

 (2)营造情境 游戏练唱

 小鸭子们跟着鸭妈妈站在河边,不敢跳下水,我们一起给他们唱歌加油哦。

 3.背景图三:进入“小狗走迷宫”情境

 师:王老先生还会在田边养什么?瞧!(露出小狗的尾巴)(幼儿猜猜,说说)

 小狗伸出长长的舌头可能是(饿了),是啊,他最想吃什么呀?可是,小狗迷路了,谁愿意来帮帮小狗。

 谢谢你们帮小狗找到了肉骨头。

 三、完整演唱 整体感知: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边游戏,边唱了一首歌,叫(点背景图一)王老先生有块地,我们把这首歌连起来唱一唱。

 四、创编歌曲 激发想象

 王老先生的田地里还养了好多动物呢,会是谁呢?我们一起把XX唱进歌儿里好不好?

 那我们一起农场里玩一玩吧(弹奏伴奏乐退场)。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我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给小鸡唱歌、给小鸭加油、给小狗指路等游戏情境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这首儿歌细节方面,歌词的第一句和第四句是重复王老先生有块地,第一二句和第四句的旋律又是相同的,学习时难免有些枯燥了;而第三句是有节奏地模仿小鸡的声音便成了这首歌最有趣的地方,因此这一句,幼儿的参与性很高,一边模仿小动物,一边做游戏。

 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的是情境游戏法,创设了给小鸡唱歌、给小鸭加油、给小狗指路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熟悉歌曲的内容,学习小动物的声音,感受叫声的节奏等,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氛围是自由的,心情是愉快的,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培养了幼儿的音乐素养。

 不足的之处在节奏的表现方面再强化一些,运用的手段、方法再多样一些。如,用拍手、跺脚、唱歌词等方式,让幼儿充分地体验、感受,多样化地表达、表现,这样也许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本文来自作者[殳春晖]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7619.html

(13)
殳春晖的头像殳春晖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殳春晖的头像
    殳春晖 2025年09月30日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殳春晖”

  • 殳春晖
    殳春晖 2025年09月30日

    本文概览:幼儿园小班在农场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

  • 殳春晖
    用户093011 2025年09月30日

    文章不错《幼儿园小班在农场教案_1》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