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识别4-6个月孤独症儿童的方法是什么?

孤独症儿童的典型临床表现集中在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及刻板行为这三大类群,而婴儿早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运动、感知觉、手部精细动作,在社会能力及语言能力上的发展极为有限,且这一时期婴儿的表现受自身气质特点的影响较大,普通儿童的发展也有很大差异,故在4~6个月期间识别孤独症儿童仍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从国内外的孤独症病例报道来看,在回顾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发育史时,许多敏感的家长及临床医生还是可以发现此类儿童的特殊表现(在本书的案例篇列举的案例中,有3个个案的家长在此阶段就发现了婴儿的不同之处)。虽然不能在这一时期就确定儿童有孤独症,但对儿童发育的敏感性直接关系到与儿童相处、游戏、保健等方面,对于婴儿未来的发展走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在此处罗列一些应引起家长重视的警示信号,当婴儿有以下表现时请及时联系婴儿的保健医生并定期追踪:

对人脸缺乏兴趣,没有目光注视或目光注视较少,而更多注意一些无生命的小物品,目光空洞、飘忽,注意力涣散。

看见妈妈和看见陌生人的感觉一样,对经常照顾他(她)的人漠不关心,不能辨别熟悉人和陌生人的面孔。

当妈妈准备抱起他(她)和给他(她)哺乳时不会出现期待性兴奋。妈妈在哺乳时,婴儿与妈妈眼神交流较少;抱着时,他(她)身体发僵,不喜欢与大人的身体紧密接触。

面对面逗引他(她)时不会笑,亲吻他(她)时不会引起快乐的情绪反应,有时会用手推大人的脸,不会用“咿呀”发声来回应别人的逗弄,面部表情变化少。

婴儿特别安静,好像不需要别人的逗弄,也不喜欢任何干扰,换尿布、洗澡等都不会哭闹。

婴儿睡眠困难,夜间易哭闹,不易被安慰。

手握拳不松开,不会伸手抓物,拉坐时头后仰,不会翻身,不会将头转向声源,难以将物品送进口中。

对玩具的兴趣不大,拿玩具去逗弄他(她)时很少有特别高兴的表情。

叫他(她)名字时,反应很小,好像还不知道别人在叫自己的名字。

有谁能提供一些治疗自闭症的成功案例啊,和一些治疗方法?

宝宝一岁4个月还不会说话的原因

1、生理原因:如果孩子的听力本身有问题或发音器官不正常,会导致无法正常发音,比如,孩子若出现舌系带过短、唇裂、腭裂等异常,就会出现发声气流走向失常和发声协调困难,影响发音。如果孩子有听力障碍,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如果孩子得了孤独症,或者是智力低下,也可能不会说话。

2、心理原因:有些父母经常把孩子不会说的话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听,就不愿开口了。也有极少数家长,强迫孩子说话或把孩子发音不准当笑料,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变得不肯开口。

3、家庭原因:孩子出生后一直听着方言长大,孩子周围的成人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孩子学普通话可能会有发音不准的现象。

4、大脑有个指挥说话的中枢,叫语言中枢,很可能是这个地方受损.如果是语言中枢受损,他会没有语言感受刺激的能力,将不会说话,如果仅仅是大脑营养发育问题,倒可以神经营养治疗,再通过人工诱导说话,看看能不能恢复语言功能。

小辛(化名) 六岁

三岁的时候,小辛的行为就有些异样,说话有些困难。和小区的孩子玩不到一起,只能定定地呆看别人玩耍,后来医生就确诊为孤独症。“这样的孩子太难管了,要一刻不停的看着他,没有人在身边,说不定会做出什么危险的事来。”小辛的爸爸说。

为了小辛,爸爸辞了职,把以前交的养老金、保险等都取了出来,四处寻求良方。“现在没有什么医疗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穴位神经刺激仪配合训练,让他懂得一些生活的技能。我只希望我的努力,能让儿子像正常孩子一样去上学,也不管能不能学到什么东西。”

在使用了两个月的“韩氏仪”后,小辛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他会主动叫“爸爸”并拉他的手了,看爸爸的眼神也不再那么漠然了。小辛的爸爸欣慰了许多,他说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他也不会放弃小辛。

本文来自作者[宛尚尚]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7174.html

(22)
宛尚尚的头像宛尚尚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宛尚尚的头像
    宛尚尚 2025年09月28日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宛尚尚”

  • 宛尚尚
    宛尚尚 2025年09月28日

    本文概览:孤独症儿童的典型临床表现集中在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及刻板行为这三大类群,而婴儿早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运动、感知觉、手部精细动作,在社会能力及语言能力上的发展极为有限,且这一时期婴儿...

  • 宛尚尚
    用户092805 2025年09月28日

    文章不错《早期识别4-6个月孤独症儿童的方法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