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议的跨海物种大迁徙

今天中亚沙漠中的野双峰驼的祖先来自北美,而澳大利亚的有袋类动物是从美洲经过南极抵达那里的,这种类型的动物迁徙不是什么很难理解的事情,毕竟亚洲和北美洲、美洲和澳大利亚之间都曾有陆地连接。然而,一些不具备飞行能力的动物,竟然能跨越广阔的海洋,到达偏远岛屿,它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物种大迁徙

在太平洋东部离南美大陆约1000多千米处,有一个面积达7500平方千米的火山群岛,由于气候多样性,且长期与世隔绝,这里成了动植物繁衍的天堂。今天在这个群岛上,栖息着约700种高等植物,其中40%是本地独有的,还生活着80多种鸟类和许多特有的大型爬行动物,比如陆生鬣蜥、加拉巴哥象龟。这个岛屿就是科隆群岛。科隆群岛上的达尔文雀有着惊人的多样性,当年甚至启发了达尔文,对他的自然选择理论做出了“贡献”。

然而,就是这个以物种多样性闻名的群岛,在刚形成时,还是没有生命的不毛之地。大约在1000万到500万年前,科隆群岛才第一次从海水中“冒出”来,并且离太平洋中部的厄瓜多尔大陆约600千米远。这就意味着在最开始,这片露出水面的火山群岛是完全没有植物和动物的,现在岛屿上所有的动植物一定是“外来移民”。然而,它们该怎么跨越600千米的大海呢?

蕨类、苔藓、地衣和孢子这些低级的孢子植物,以及一些羽毛状的、较轻的种子,比如蒲公英家族,可以通过风的作用到达海岛,小蜗牛、蝙蝠这些小动物也可以借助风力到达,海狮、海龟和企鹅等海洋动物可以借助洋流,通过游泳的方式来到这片阳光充沛的岛屿。

不过,该岛的一些陆地爬行动物,比如巨龟,它们是旱地动物,根本无法游泳,它们能殖民这个偏僻的岛屿实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海鸟可以很轻易地飞到这个岛屿上,但飞行能力没有那么强的陆栖鸟可就不一定,然而现在这个岛屿上80%的鸟类都是陆栖鸟。

陆地爬行动物跨越海洋的神秘迁移事件不只是在科隆群岛上发生。今天,马达加斯加以独有的狐猴闻名世界,这里生活着60多种狐猴。这种灵长类动物两眼内侧像狐狸,尾巴又像浣熊,行走方式又很像猫科动物,非常萌。

虽然狐猴是马达加斯加独有的,但狐猴的祖先实际上是非洲移民,DNA显示它们在大约6000万年前,从非洲抵达马达加斯加。然而,在大约1.6亿年前,马达加斯加就已经跟非洲大陆分离,狐猴的祖先是如何越过莫桑比克海峡的呢?马达加斯加岛的其他“祖籍”在非洲的动物,如马岛猬也曾经以某种方式跨越了莫桑比克海峡。

洪水席卷说

现在对于这种看似不可能的动物迁徙,已经有了很多种解释。最常见的一种是洪水席卷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当这些动物的栖息地发生大洪水时,大洪水会连根拔起沿岸的树木、植被垫,同样被大洪水冲走的动物们,如果能有幸“搭乘”这些能在水面上漂浮的物体,并能忍受长时间的无水无食物状态,借助洋流,就可能去一个新的岛屿。

虽然以这种形式,成功殖民一个岛屿的概率不会很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例子。

1995年9月,加勒比东部瓜德里普岛遭受了两次飓风袭击,飓风“马里琳”过境不到两个星期之后,飓风“路易斯”又出现了,双重袭击使得岛屿上特有的绿鬣蜥的栖息地被淹。风暴过后,研究者们发现在海中漂浮的连根拔起的树木中,竟然搭载着15只绿鬣蜥。绿鬣蜥是冷血爬行动物,可以从阳光中获取热量,所以不需要太多的食物,而降雨可以为它们提供饮用水。所以,虽然漂流长达三周,这些绿鬣蜥依旧安全地随着漂浮的植被,漂到了200米开外的安圭拉岛,并在两年内,在那儿开始繁殖,而安圭拉岛此前并没有绿鬣蜥。

不只这一种方式

虽然绿鬣蜥漂流的例子再一次证实了洪水席卷说的正确性。然而,这种观点并不能解释一切。特别是动物必须在靠近海岸的地方生活,才可能被大洪水卷走。那么,内陆动物又是如何被卷入海中,漂浮到新岛屿的呢?

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西北端的拉帕尔马岛上,生活着一种象鼻虫,这种甲虫的口吻很长,有如动物园的大象之象鼻一般,由此得名,不过,这个鼻子其实是昆虫的口器。

象鼻虫飞行能力一般,以植物为食。研究人员检测拉帕尔马岛象鼻虫的DNA后发现,这些象鼻虫的DNA几乎与西班牙特内里费岛象鼻虫的DNA相同,尤其与其北部的德拉克鲁兹索尔港的象鼻虫DNA最为一致。而特内里费岛与拉帕尔马岛相距120千米远,更重要的是,象鼻虫生活在德拉克鲁兹索尔港海拔高度超过700多米的地方。象鼻虫显然不可能因为被卷入大洪水中,而从特内里费岛抵达拉帕尔马岛的。它们是如何漂洋过海的呢?

西班牙研究人员最近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大规模的地质运动可以促使这种看似不可能的旅行发生。这种地质运动就是山体滑坡。

大约在60万年前,特内里费岛的北海岸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在几分钟内,特内里费岛北海岸接近130平方米的土地滑落到大西洋中。研究者推测,这次巨大的地质活动,可能让数以亿计的植被、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开始了艰难的“迁徙”旅程。随后,有幸存活的动物们搭乘漂浮的植被,顺着洋流的方向,在4~13天后抵达拉帕尔马岛,这些动物中就包括象鼻虫。

比起只能让少数动物迁徙的洪水,大型山体滑坡可以一次让更多的动物和植物“迁徙”,提高它们的遗传多样性,进而提高繁殖率。看来,在人类看来十分可怕的山体滑坡这种灾难性事件,也可以帮助地球实现生物多样性。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学之谜> 2017年第5期杂志文章?

动物交配中有哪些不可思议的事实?

不可思议全球五种最神奇的动植物排行榜

1.能够相互聊天的恐怖杀手树

金合欢树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它们是非洲和澳洲最常见的树木种类之一,在欧洲地中海地区和美国,亚洲等地也能见到。它们可以用来制造药材,橡胶或是美丽的木雕饰品。最神奇的事,它们还可以互相聊天,杀死动物然后再把它们吃掉。

根据普勒多利亚大学的一名教授所说,每当有羚羊吃着它们树叶的时候,金合欢树就会释放出乙烯。这些乙烯能扩散到50里以外,来警告它的同类附近有食草动物。一旦接收了这种信号,这种树就会开始生产大量的叶单宁酸,这种物质有足够的毒性令羚羊致命。这名教授是在研究3000多头南非羚羊死亡原因时发现这一点的。

2. 蛇皮鱼

这种水生怪物叫做“蛇皮鱼”,而通常管它叫做蛇头鱼,尽管承认蛇皮鱼更适合它。为什么?这种鱼是世界上最富侵略性的鱼类,它能在基本上任何条件下生存,能以任何能找到的东西为食。它们能长到1米长,能在空气中呼吸,甚至能在陆地上蜿蜒爬行四分之一英里之久。

这种鱼会迫使它的幼鱼浮出水面学习在空气中呼吸。尽管美国野生动物局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也阻止不了它们进入美国。这种鱼很令人生畏,如果有人卖它的话会被警察局逮捕,有些州正在与之作着激烈德斗争。

好消息是至少这种鱼是可以食用的,在某些亚洲国家,烟熏蛇皮鱼还被认为是一道美味佳肴。如果人类有什么事情是擅长的话,那就是把美味的动物捕食到灭绝为止。

3. 海参

海洋是许多古怪生物的家,这些生物总能让我们的噩梦都为之胆寒。然而,海参可以说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稀奇古怪的动物之一。这种小型生物皮肤下面有内骨骼,这是一些列微型的硬块,它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移动。这意味着海参能够随时随地的在身上长出刺来,或者把身体变成一团烂泥一般。

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些物种皮下含有胶原质,能使它们吸收或者释放水分以改变它们身体里的体液密度.这种奇特的功能使它们得以藏身于极小的缝隙中,或者得以变大来吓退体型较小的捕食者。最后,有些海参能够把自己从里到外翻个面,把它们的胃液用作毒药。有时候海参会利用这个技术把自己固定在石头或者其他硬物表面。

4. 鸭嘴兽

这种动物开始几年都被认为是一个谜,即使现在也被认为是大自然制造出的一个怪物。坦白地说我们能理解这是为什么,它身上有不止一种特性把它与哺乳动物分离开来。首先,它是世界上三种像爬行动物一样产卵却用母乳喂养幼崽的哺乳动物之一,而这些母乳居然是从皮肤里渗出来的汗一样的东西。这是少数几种已知的有毒哺乳动物,而且它还特殊在使用电感受的方式上。

本质上讲它是一种通过感应肌肉发出的电子放电来发现猎物的方法。换句话说,鸭嘴兽能感应到猎物的肌肉活动。鸭嘴兽不能靠它的毒素来猎食,这些毒似乎是留着用来在交配时节攻击其它雄性鸭嘴兽和自保的。这些毒素藏在长在腿下的毒刺里,对人类不会造成危害,但它能伤害到猎物。鸭嘴兽是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连接,单看它的繁殖就很独特。母鸭嘴兽有一对卵巢,但是只使用左边那一个卵巢来生产皮质的像爬行动物的卵一样的卵。这种现象令许多研究者都迷惑不已,于是在18世纪以前研究者和宣称没有会产卵的哺乳动物的动物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最后,尽管鸭嘴兽很奇特,还是归入到了哺乳动物一类。

5. 爱尔康蓝蝶

人们常常对蝴蝶充满幻想,它们是那么美丽,那么优雅。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蓝蝶能控制其它动物的意识,甚至是有自我意识能力的人类都难逃这种控制。

爱尔康蓝蝶是少数几种能够完美地模仿其他物种声音和气味的动物之一。就好像布谷鸟一样,这种蝴蝶利用其它动物来抚养自己的幼虫。它利用的动物是蚂蚁,靠化学气体来维持蚁巢的秩序。掌握了蚂蚁这项弱点之后,蝴蝶毛虫会伪装成蚁后,从而享受到其他蚂蚁的特殊待遇。蝴蝶幼虫不仅仅能够吃到其它蚂蚁辛苦搬回来的食物,有时还能趁工人们不注意吃掉蚂蚁幼体。

动物们都需要进行交配,然后哺育后代。这几乎是不可能避免的事,但是有些自然界却不是这样,比如无限繁殖。

不可思议一。螳螂在交配的时候会顺便捕食掉它的雄螳螂。我们看来是非常可怕的,但是动物界的确如此习以为常了,因为雌螳螂通常很大所以她能够对雌雄螳螂构成威胁。各种意义上雌螳螂都是为雄螳螂好,其实是为了补充钙物质或者是营养,因为它需要怀小宝宝。

不可思议二。大理石纹鳌虾自我复制,我相信大家可能不是第1次听说虾了,但是虾也有无性繁殖的。这种虾的无限繁殖方式可以说让科学家们也是摸不着头脑,一下子无法理解,这种生物它生存的时间,自我复制。

不可思议三。袋鼩雌性个体比雄性活得更久。这就得益于袋鼩雄性个体分泌睾丸素和皮质醇过多,导致袋鼩的雄性个体所有能量耗尽,导致雄性慢慢死亡。这波操作简直是天秀。这种方式导致交配时雄性死亡,雌性很容易受到受精,但是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如果突发种群意外雌的死了呢,这就没法解释了。

不可思议是四。琵琶鱼大小差距太大了。由于琵琶语的雌性个体非常大,以至于雄性个体只能咬住雌性,个体不要让它跑掉。咬着直到身体与雌琵琶鱼相融合,最后退化到只剩一个器官——睾丸。这么交配还是头一回听到。这个世界可能是雄鱼害怕孤独,好不容易找到伴侣,他想一直待在伴侣的身边,直到自己与伴侣融为一体,结果自己的器官啥都没了。

不可思义五:黄鳝雌雄同体,幼年的时候为雌体,而成年之后将会变成雄体。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性逆转。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皇上中他是雌雄同体的,在不同时期他就是不同的性。这种方式是不是觉得他有点像某些科幻小说里面的大佬?黄鳝这挺贵的,好像是50块钱一斤。想到他的生死方式性成熟方式真的很特别。

看过那么多物种种相信你对这些物种有了特别的认识,它们不像人类那样雌雄分体或者是很多时候都能交配。这些动物非常奇葩,见过多的没见过这么奇葩的,其实大家常看见到琵琶鱼,以为它也会像人类那样和或者男女分开或者雌雄不在一起。但是他们却用这种奇葩的方式让我们重新了认识了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之前,我们先要从尊敬的眼光看着它们。

自然无奇不有,所有的东西,所有的物种都有它特别之处,一草一木也有它存在的道理,何况动物呢?

本文来自作者[梦雪]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6412.html

(21)
梦雪的头像梦雪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梦雪的头像
    梦雪 2025年09月27日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梦雪”

  • 梦雪
    梦雪 2025年09月27日

    本文概览:今天中亚沙漠中的野双峰驼的祖先来自北美,而澳大利亚的有袋类动物是从美洲经过南极抵达那里的,这种类型的动物迁徙不是什么很难理解的事情,毕竟亚洲和北美洲、美洲和澳大利亚之间都曾有陆...

  • 梦雪
    用户092705 2025年09月27日

    文章不错《不可思议的跨海物种大迁徙》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