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算盘的优美句子

算盘,又作祘盘,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算盘是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不仅没有被废弃,反而因它的灵便、准确等优点,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因此,人们往往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就画有一架算盘。由于珠算盘运算方便、快速,几千年来一直是汉族劳动人民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即使现代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盘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通过,珠算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梦华录》令屏幕前的观众惊艳的国风场景往往是茶艺表演,其中几场斗茶引出了“茶百戏”的茶艺绝唱。在剧中,上到贵族、文人墨客,下至市井商贩,都会去茶坊喝茶。

特别是赵盼儿在永安茶楼表演的茶百戏镜头,惊艳了一大波观众。大家不禁惊讶,宋朝的茶艺竟然达到了如此之高的境地吗?

据文献资料记载,唐代就出现了“茶百戏”,而宋徽宗对“茶百戏”的热忱让其发展达到高峰。这正如陈寅恪说的那句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唐代的茶百戏在宋代得到传承并被发扬光大。可以说,宋代茶艺是对前代茶艺的继承和发展。

到了宋代,饮茶的习俗风靡全国,饮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坊遍布城乡各地,饮茶作为一种社会风尚。

宋朝人喝茶究竟有多讲究?

1.先说点茶?

宋人点茶,对茶末质量、水质、火候、茶具都非常讲究。在宋人眼中,烹茶的水以山泉水为上品,井水次之。茶叶以白茶为顶级茶品;茶末研磨得越细越好,这样点茶时茶末才能达到最佳状态;火候也极重要。

“七汤点茶法”是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记载宋人点茶的方法。这“七汤”名为:疏星皎月、珠玑磊落、粟文蟹眼、青云渐升、浚皑凝雪、乳点勃然、稀稠得中。

《咏茶》中记录的“碾细香尘起,烹新玉乳凝”的句子,将纯白的汤花比作玉乳、云朵、白雪。水融入茶盏,点起白色的汤花,汤花在盏中翻腾,就像冬天翻滚的皑皑雪浪。白汤给宋代人在点茶过程中带来了美的体验,以及心灵享受。

苏轼在《西江月·茶词》一词中写道:“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苏轼在反复的烹茶实践中,发现用山泉水点茶,茶水口感细腻柔润,效果最佳。

2.再说斗茶

宋代是极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都好茶道,流行斗茶,在点茶时文人雅士们比较茶汤,同时吟诗作赋,在茶汤上作画,一比高下。斗茶可谓风靡一时。

斗茶内容包括:斗茶品、斗茶令和茶百戏。斗茶品以茶“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

斗茶从准备之初,共有五个步骤。

1.炙茶

先将茶饼“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然后用微火炙干。新茶一般不炙。

2.碾茶

用干净的纸包裹,槌碎,然后碾细。若过夜,则色昏。

3.罗茶

碾好的细木过筛,筛上粗末再碾、再罗。

4.、烘盏

凡是点茶,必须先烘盏使之热。如果盏冷,茶就浮不起来。

6.、点茶

先投茶,然后注汤,调成膏状。

后来这种饮茶方式传至日本,演变为当今日本的“抹茶道”,流传至今。

3.茶趣?斗茶令与茶百戏

斗茶令,即古人在斗茶时的行茶令。行茶令所举故事及吟诗作赋,皆与茶有关。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兴增趣。茶百戏,又称汤戏或分茶,这是点茶的极致了。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即将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

茶百戏”又叫“汤戏”或“水丹青”,以水为墨在茶汤上作画,整个作画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剧中,赵盼儿展示以研膏茶为原料,用汤匙沾取少许清水,而后在茶汤上勾勒出画面,类似于咖啡中的拉花,甚是有趣。而今,茶百戏已成非遗文化。

在宋代,茶百戏可不是寻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戏与琴、棋、书并列,是士大夫喜爱与崇尚的一种文化活动。宋人杨万里茶百戏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本文来自作者[采南]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6071.html

(29)
采南的头像采南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采南的头像
    采南 2025年09月26日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采南”

  • 采南
    采南 2025年09月26日

    本文概览:算盘,又作祘盘,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盘起源于北宋时代,北宋串档算珠。算盘是汉族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中国是算盘的故乡,在计算机已被...

  • 采南
    用户092603 2025年09月26日

    文章不错《有关算盘的优美句子》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