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教材分析

1、《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知识童话。课文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

2、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一些有关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因此,在上这课之前,我先带他们读读课文,让他们有个初步意识,再让他们带着问题回家问父母或观察一下下雨前的天气和物候变化。同时要求他们回家预习课文,划出生字拼拼、认认、记记,并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流利,为上本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学目标与策略方法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背、演演自己喜欢的部分。

2、过程与方法:

⑴ 让学生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前的关系。

⑵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回家预习课文,并向家人了解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

2、教师制作生字卡片和课文片段投影,制作小兔、燕子、小鱼、大蚂蚁的头饰。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每当你们看到满天乌云密布,雷电闪闪时,你想说什么呢?

(生:要下雨了。)

2、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叫《要下雨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

2、再读课文,想想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下雨前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

3、放课文投影:

让学生看图证实自己的说法。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学习1~3自然段。

⑴ 放课文图一投影,让学生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小兔看见燕子在做什么呢?

⑵ 齐读1~3自然段,并指导学生画出小兔和燕子说的话。

师生对读,重点指导“我正忙着捉虫子呢!”这句的语气。

再生生对读小兔和燕子的对话,边读边动作表演。

运用说、看、读、演,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看图说图意,再读读、演演,加深对课文理解,让他们有互动的活跃气氛,不断培养孩子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⑶ 想想:

小兔会相信燕子说的话吗?

2、学习4~6自然段:

⑴ 放第四自然段课文投影,让学生读一读。

⑵ 师用直线画出段中“是要下雨了吗?”让学生再读读、悟悟小兔是否相信燕子说的话。

(由学生评说,师小结)

⑶ 放4~6自然段课文投影,请3名学生分别读读,并让学生找出小兔和小鱼说的话分角色朗读。

⑷ 放课文图二让学生看图说图意,思考:

听了小鱼的话后,小兔相信了吗?天真的会下雨吗?

3、学习7~9自然段:

⑴ 小组合作读读7~9自然段。

⑵ 让学生从7~8自然段用直线和曲线分别画出蚂蚁和小兔说的话。

⑶ 生生对读小兔和蚂蚁的对话。

⑷ 天真的会下雨吗?哪段写天下雨了?

⑸ 齐读第九自然段:

读出小兔焦急和肯定的语气。

四、小结

学文后,我们知道下雨前天气怎样?小动物各有什么反常现象?

根据学生回答,师进行板书:

天气闷热

燕子低飞

下雨前 (再看板书读一读)

(现象) 小鱼游到水面

蚂蚁搬家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课文,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课堂表演,加深理解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演练。

2、各组派一名代表上台,佩戴小兔、燕子、小鱼、大蚂蚁的头饰,演一演几种小动物所说的话及它们的表情。

3、全班评议,看看哪组代表队演得最精彩,作为优胜队。

通过童话表演,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课堂显得生动活泼,不断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六、拓展思维

1、把自己了解到下雨前的一些动物反常现象说给同学们听听。

2、师对学生的说法给予肯定。

七、课外延伸

同学们,学了课文后,你们已懂得了不少知识,知道吗,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知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一定能找到它们。

二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坡、割、闷、伸、喊、潮、湿、虫、消、搬、阵、哗?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吗、吧?两个生字

 2.通过看图、动作表演、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山坡、割草、潮湿、消息、搬东西、伸了伸腰?等词语,读好带?吧、吗?语气词的句子。

 3.通过共读连环画的形式,借助画面把课文读通读顺,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准备

 课件、贴画、田字格及词语卡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欣赏配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的,交流对这种现象的 认识?。

 板书课题,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有什么不同?

 指导读题。

 二、聚焦白兔,学习首段

 1、指导读第一自然段

 2、理解这段讲了什么内容

 3、相机引出?坡 割 闷 伸?四个生字,通过看图 做动作理解词义

 三、 随文分散识字,初读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

 1、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借组拼音宝宝多读几遍。

 2、在课文中找出小兔遇到了哪几位小伙伴,用笔画出来。

 (二)出示第一幅连环画,师生合作读故事

 1、师生合作讲读故事。

 2、相机教学?大声喊 、潮湿?。交流从对话中了解了什么。师板书:燕子低飞。

 (三)出示第二幅连环画,生读故事

 1、女生读故事

 2、交流:小白兔先是发现了燕子低飞,现在又发现了什么?师板书:鱼游水面

 (四)出示第三幅连环画,生读故事

 1、出示第三幅连环画,让生找出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2、学生分角色读故事,

 3、相机教学?搬东西、消息? 通过看图 ,联系生活理解词义

 4、启发思考: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师板书:蚂蚁搬家

 (五)出示最后一幅配雷声、雨声音效的连环画,生读故事

 1、出示第8自然段,男生读小白兔的话

 2、出示第9自然段,播放雷声、雨声音效,生模仿,读好句子

 四、巩固生字,指导读好?吧、吗?两个语气词的句子

 (一)巩固生字

 1、读词语

 2、走生字迷宫

 (二)指导读好两个语气词的句子

 1、出示?吧、吗?,交流发现了什么

 2、出示两个语气词的句子,指导朗读

 五、指导写字

 (一)指导写字:吧、吗

 1、引导观察,说说发现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师巡视,随机点评)

 板书:

 燕子 燕子低飞

 16、要下雨了 小白兔 小鱼 鱼游水面

 蚂蚁 蚂蚁搬家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对话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雨通常是有征兆的,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课件。

 3.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雷声、雨声)同学们,你看到和听到的这些自然现象暗示着什么?(要下雨了。)读一读课文,看看小燕子、小鱼、小蚂蚁在下雨前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板书课题)

 (设计旨意: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始,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儿歌解说,再现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识水平。紧扣课文主题,激发学生阅读课文和学习语言的兴趣,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到语文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遗憾的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雷声资料,这部分没有处理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识记生字,读通课文。要求学生轻声自读课文,遇到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要对照拼音多读几遍。

 2.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1)在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小白兔、小燕子、小鱼和小蚂蚁。)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小白兔和小燕子、小鱼、小蚂蚁之间分别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可以互相提问,用上?什么、为什么、怎么、怎样这样的词语。

 (3)学生提出问题,简单解答。

 (设计旨意:通过以上两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识记生字词,并大体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第2~7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这部分结构基本相似,都是先写小白兔看见一件什么难理解的奇怪事,后写对方如何解开这个谜。教学时,可采用由扶到放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指名读课文。

 2.小白兔看到小燕子时,它对什么事感到很奇怪?(平常小燕子飞得很高,现在为什么飞得很低。)小燕子为什么要低飞?(因为下雨前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所以燕子只有低飞才能捕食。)

 3.句式练习:?我正忙着捉虫子呢!?用正?呢!?的句式说话。练习朗读句子。

 4.练习朗读第2、3自然段。

 5.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说说小白兔和小鱼,小白兔和小蚂蚁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读好小燕子与其他小动物的对话,注意读好标有问号和感叹号的语气。

 (设计旨意: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原则,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安排有目的、有层次、有重点的朗读训练,体现以读为主,以讲助读,读中感悟,读议结合的阅读教学理念。)

 7.除了小燕子、小鱼、小蚂蚁的变化让我们感觉到要下雨了,课文中哪些词句也让我们知道要下雨了?(天气很闷、空气很潮湿、水里闷得很?)

 8.当小白兔从其他动物那里知道要下雨的消息时,他有什么表现?在课文中找找有关句子。指导朗读。

 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

 小白兔加快步子往家跑。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从这些句子看出小白兔的什么心情?

 9.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雨真的下起来了?来结束课文。(证明小燕子、小鱼、小蚂蚁说的话是真的。)

 四、拓展思维,延伸课堂

 1.学了这篇课文,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先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完成下面填空题。)

 在夏天,如果我们感到( ),或者看到燕子( ),鱼( ),蚂蚁( ),就说明( )。

 2.除了课文里讲的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等现象预示要下雨外,你还知道大雨前有哪些预兆?(蜻蜓低飞要下雨。水缸?流泪?将下雨。青蛙叫,大雨到。知了静息,大雨就到。)

 3.小结: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多观察,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设计旨意: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生活是个大课堂,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五、指导书写生字:吗、吧、虫

 板书设计

 16 要下雨了

 小燕子 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 要下雨了

 蚂蚁搬东西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4.抄有全文的黑板或准备投影仪放映出全文。

 5.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

 1.同学们,夏天的时候,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18--要下雨了。

 二、充分自读,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3.同学们汇报交流: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学习生字"兔",引导学生联系小兔子的样子记住"兔"的字形。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1)指名读第一段。学习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2)练习朗读第一段,可边读边做动作。

 (3)教师引读第二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挂图: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奇怪地向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学生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5)先指名读第三段,然后逐句以问引读:

 ①教师指第一句问:燕子边飞边说--

 ②空气怎么样呢--(学生接读第二句)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再读第二句。

 ③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读最后一句,教师板书:捉虫子,学习生字"捉",练习朗读句子。

 (6)朗读第三段。

 2.半扶半放,学习四至六段。

 (1)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书上这句问句该怎么读呢?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

 (2)小白兔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先自己读读四到六段,然后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

 (3)检查、交流学习情况:

 ①换词理解"往"。(可换"朝"、"向")

 ②小鱼游到水面上来的原因是什么?(板书:透透气)

 ③指名练习分角色朗读四到六段。 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3.放手学习七到九段

 1.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边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立刻、马上、赶紧)

 2.他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怎么做了?自然学习七至九段,通过朗读来回答问题。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生字词,指导朗读。(板书:搬东西)

 "消息"一词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小兔把什么消息告诉了蚂蚁?小兔这个消息是怎么得来的?联系前面小兔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来理解。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全文,按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集体朗读全文。

 二、指导识字、写字

 1.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部件及熟字记字形。先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生字的,再指名说说是怎样识记某个生字的。指导书写时,要重点提示下面几个字。兔、低: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往:左边是双立人,不要写成单立人。 弯:上半部不要写成"亦"。 得:右边笔画多上下要写紧凑。

 2.完成课后练习2。先观察生这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描红、临写。

 3.用"弯、直、低、捉、消、息"进行扩词练习,鼓励学生积累词汇。

 三、词句训练

 1.学生先自己口头试着练习3里的词语组成句子,然后大家交流,注意每题可以组成两句。

 2.让学生书面完成练习3。

 3.读课后练习的句子。通过朗读、比较,使学生体会到这三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一句比一句具体。 四、扩展练习

 请同学们课上交流能预测天气变化的其他自然现象。可以分组交流,也可以全班在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18要下雨了

 小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要下雨了

 蚂蚁 搬东西(南京徐艳)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5694.html

(20)
admin的头像admin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admin的头像
    admin 2025年09月26日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admin”

  • admin
    admin 2025年09月26日

    本文概览:教材分析 1、《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知识童话。课文讲的是生活中的气象常识。 2、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一些有关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因此,...

  • admin
    用户092607 2025年09月26日

    文章不错《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教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