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一下文言文

出自《宋史·卷二百七十八·列传第三十七·马全义传》

原文

马全义,幽州蓟人。十余岁学击剑,善骑射。十五,隶魏帅范延光帐下。延光叛,晋祖征之,以城降,悉籍所部来上。全义在籍中,因补禁军。以不得志,遂遁去。汉乾祐中,李守贞镇河中,召置帐下。及守贞叛,周祖讨之,全义每率敢死士,夜出攻周祖垒,多所杀伤。守贞贪而无谋,性多忌克,全义屡为画策,皆不能用。城陷,遂变姓名亡命。周广顺初,世宗镇澶渊,全义往事之。从世宗入朝,周祖召见,补殿前指挥使,谓左右曰:“此人忠于所事,昔在河中,屡挫吾军,汝等宜效之。”世宗即位,迁右番行首。从世宗战高平,以功迁散员指挥使。从征淮南,以功迁殿前指挥使、右番都虞候。恭帝即位,授铁骑左第二军都校,领播州刺史。宋初,历内殿直都知、控鹤左厢都校,领果州团练使。从征李筠,筠退保泽州,城小而固,攻之未下,太祖患之,召全义赐食御榻前问计,对曰:“筠守孤城,若并力急攻,立可殄灭,傥缓之,适足长其奸尔。”太祖曰:“此吾心也。”即麾兵急击之。全义率敢死士数十人乘城,攀堞而上,为飞矢贯臂,流血被体。全义拔镞临敌,士气益奋,遂克其城。迁虎捷左厢都校,领睦州防御使。又从征李重进,领控鹤、虎捷两军为后殿。贼平班师,录功居多,改龙捷左厢都校,领江州防御使,俄被疾。太祖遣太医诊视,仍谕密旨曰:“俟疾间,当授以河阳节制。”全义疾已亟,但叩头谢。数日卒,年三十八。特赠检校太保、大同军节度使。子知节。

注释

1、隶:隶属;从属。2、魏帅范延光:指魏地军事割据势力的统帅范延光。魏,地名。这时范延光属于后唐明宗。3、晋祖:指后晋高祖石敬瑭。4、以:动词,带领。5、籍:动词,登记名册。下面紧接着的“籍”是名词,簿册;名册。6、得志:谓实现其志愿。7、李守贞:五代时后晋大臣,拥兵自重,先降契丹,复归后汉,后引兵反叛,据潼关称秦王,后被郭威(即后来的后周高祖)剿灭,兵败自杀。8、召置:延揽来给予安置。9、周祖:即后周高祖郭威。时任后汉隐帝刘承祐枢密使。10、每:常常。11、敢死士:即敢死之士,敢死队。12、忌克:忌妒刻薄。13、画策:出谋划策。14、陷:攻陷;攻没。15、亡命:逃亡;逃命。16、事:侍奉。17、左右:(国君或皇帝身边的)近臣或随从。18、效:效仿。这里指向他学习。19、领:兼任。汉代以后,以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谓之“领”。也称“录”。20、李筠:初名荣,避周世宗讳,改名筠,并州太原(今太原市)人,五代时后周大将。后周恭帝二年(960),宋太祖赵匡胤受禅称帝,建立宋朝,遣使加兼中书令,喻示李筠入朝。不得已归宋。后向北汉睿宗称臣,连兵伐宋。后宋太祖亲自督战,攻下泽州城池,李筠赴火自焚而死。21、保: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22、并力:合力;戮力。23、殄灭:消灭;灭绝。24、傥:倘若。25、适足:谓充足适度而不过分。这里是“恰好用来”的意思。26、长:使……长;增加。27、奸:恶意;坏心。28、尔:罢了。29、麾兵:指挥部队。30、乘城:登城。乘,登上。31、堞(dié):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32、为:被。33、飞矢:流箭。34、贯:贯穿。这里是射穿。35、镞:箭头。36、克:攻克;攻下。37、其城:那座城,即泽州城。38、李重进:其先沧州人。周太祖之甥,福庆长公主之子。宋太祖即位后反。后赵匡胤于扬州城下督军攻城,李重进自焚死。扬州城陷,叛乱遂平。39、后殿:行军时居于尾部者。40、班师:调回军队,也指军队凯旋。41、录功:记录功绩。指做出贡献。42、俄:不久。43、被疾:犹被病。即生病。44、谕:晓谕。即传达。45、密旨:秘密的谕旨。46、俟:等待。47、疾间(jiān):病略好转。48、当:将;要。49、但:只是。

译文

马全义是幽州蓟县人。十几岁时学习击剑,擅长骑射。十五岁时,隶属于魏地统帅范延光帐下。范延光背叛(后唐),后晋祖征召他,(他就)带领全城投降了,全部登记他所率领的部属的名册来献上。马全义在献上的名册中,于是被(石敬瑭)补授禁军。因为(在禁军)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马全义)就逃跑离开了(后晋禁军)。后汉乾祐年间,李守贞镇守河中地区,(把马全义)招致帐下。等到守贞反叛(后汉),(后来的)后周高祖(郭威受命)讨伐他,马全义常常率领敢死队,在夜间出城攻袭周高祖的营垒,杀伤很多。李守贞(生性)贪婪又没有谋略,(而且)生性忌妒刻薄,马全义屡次为他出谋划策,都不能被采用。(后来潼关)城被攻陷,就改变姓名逃亡了。后周广顺初年,(后周)世宗(柴荣)镇守澶渊,马全义前往侍奉他。(后来)跟从世宗入京朝见,后周高祖召见(了他),补授(他)殿前指挥使,对身边的近臣说左右曰:“这个人忠诚于他所侍奉的主人,以前在河中地区的时候,屡次挫败我的军队,你们这些人(都)应该学习他。”后周世宗(柴荣)即位后,(他)升任右番行首。跟从世宗到高平作战,因功升任散员指挥使。(又)跟从(世宗)到淮南征讨,因功升任殿前指挥使、右番都虞候。后周恭帝(柴宗训)即位,(他被)授予铁骑左第二军都校之职,兼任播州刺史。宋朝初年,历任内殿直都知、控鹤左厢都校,兼任果州团练使。跟从(宋太祖)征讨李筠,李筠退保守泽州,(因为泽州)城小而坚固,攻打没有攻下来,宋太祖担心这件事,就召见马全义在御榻前赏赐他食物(并向他)询问计策,(马全义)回答说:“李筠坚守(一座)孤城,如果合力急攻,马上就可以消灭(他),倘若缓攻,恰好用来增加他的长其奸罢了。”宋太祖说:“这也是我的意思啊。”于是立即指挥部队猛攻。马全义率领敢死队几十个人登城,攀墙而上,被流箭射穿手臂,血流满全身。马全义拔出箭头直面敌人,(宋军)士气更加振奋,于是(一举)攻下了泽州城。升任虎捷左厢都校,兼任睦州防御使。又跟从(宋太祖)征讨李重进,率领控鹤、虎捷两军做殿后。反贼被平,班师回朝,做出贡献最多,改任龙捷左厢都校,兼任江州防御使,不久生病被疾。宋太祖派太医(亲往)诊治,仍然传达秘密的谕旨说:“等你的病略微好转一点儿,还要授予你河阳节制之职。”马全义的病已经很严重了,只是叩头谢恩。几天之后就死了,享年三十八岁。朝廷特赠予检校太保、大同军节度使的职务。(他的)儿子是马知节。

又好又短的文言文及翻译10篇

1.治驼

原文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夫。”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底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哉!

2.庖夫

译文

从前有个医生,自吹能治驼背。他说:"无论驼得像弓那样的,像虾那样的,还是弯曲像铁环那样的,请我去医治,管保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杆一般直了。"有个人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驼背。这个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跳上去使劲地踩。这么一来,驼背倒是很快就弄直了,但人也被踩断了气。驼背人的儿子要到官府去告他,这个医生却说:"我的职业是治驼背,只管把驼背弄直,那管人是死是活!"呜呼!人们的县令,只管钱粮(上缴)完成,不管百姓死活,与这个医生有什么不同啊

原文:昔有疱夫,甚迂。于市市鸡记肉归,置厨中。适有友人造访,遂入室聚谈。友人去,见犬猫啮鸡、肉。疱夫亟曰:"尔何不仁?吾何损尔?" 其似不闻,啮之愈甚。疱夫又曰:"吾素忠厚,向善待汝,今欲欺吾耶?"移时,败骨残肉狼藉满地,犬猫掉尾而去。或曰:"迂哉,疱夫!此乃犬猫也,何得视之以人,当责已乃是。"

译文:从前有个厨子,很是迂腐。他在集市上买了鸡和肉回来,放在厨房。恰好这时有朋友来访,就进房中和朋友交谈。朋友告辞离去,厨子看见猫狗正在偷吃鸡、肉。厨子很着急,对猫狗说:“你们怎么这样不仁义,我有亏待过你们吗?”猫狗好像没有听见的样子,吃的更凶了。厨子又说:“我平日为人忠厚,待你们一向很好,你们今天想欺负我不成?”过了一会儿,满地狼藉,都是吃剩的骨头,猫狗都跑了。有人说:“这个厨子,真是迂腐啊,那是猫狗,怎么能当作人来对待呢?应该责备自己才对啊。”

3.迂公修屋

原文

有迂氏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茸.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垢,诘曰:吾适尔,因汝家富,不意仍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迂公叹曰:"适茸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译文

有一个姓迂的人,世人称他迂公,性格吝啬,篱笆破了也不修理,屋顶上的瓦片破了也不补救。

一天,半夜下起了暴雨,屋子漏雨就像被注了水,妻子东躲西藏还是被雨水打湿了大半身,妻子满身污垢的大骂,质问他说:“我嫁给你,是因为你家中富贵,却没想到要受这种苦累,你如何为文人,如何为人夫?”

迂公无可奈何,第二天,找来工匠将屋子修好。然而,在后来的两个月中,天气晴朗无比,看不见将要下雨的征兆。迂公叹息道:“刚刚将屋子修好,却又不见下雨,这不是白白浪费许多工钱吗?”

杨震“四知”

(原文)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译文)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杨震从小好学,博通经术。众儒生说:“真是关西的孔子杨伯起啊。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公孙仪不受鱼

原文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译文

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时因为特别喜欢鱼,全国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先生却不接受。他学生规劝他说:“您喜欢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何故?”他回答说:“正因为爱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我爱鱼,这时候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道理:不要随意接受别人的恩惠,要思考清楚,该不该受,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帮翻译一下!急求!!郑人有爱惜鱼者,计无从得鱼,...未三日,鱼皆鳞败以死,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

#能力训练# 导语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文化,欣赏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明。下面是 考 网分享的又好又短的文言文及翻译10篇。欢迎阅读参考!

1.又好又短的文言文及翻译 篇一

 公而忘私

 原文

 郭子仪初与李光弼俱为安思顺牙将,不相能,虽同席不交谈。后子仪代思顺为将,光弼恐见诛,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妻子。”子仪趋堂下,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仆岂敢怀私忿哉!”因涕泣勉以忠义,即荐之为节度使,遂同破贼,无纤毫猜忌。

 翻译

 刚开始郭子仪与李光弼同为安思顺的麾下将领时,二人的(关系)不融洽,即使坐在一起也不交谈。后来子仪代替思顺当上将军后,光弼害怕被诛杀,于是(对子仪)下跪请罪说:“我甘愿一死,只希望(你)放过我的妻子和儿女。”子仪走下堂来,握住他的手说:“如今国家动 乱,君主受人侮辱,不是您不能平定,我子仪又怎能心怀私怨呢!”于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对李光弼)用忠义之道加以勉励,并立即推荐他为节度使,两人一起攻破乱贼,没有丝毫猜忌了。

2.又好又短的文言文及翻译 篇二

 陋室铭

 刘禹锡〔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又好又短的文言文及翻译 篇三

 爱莲说

 周敦颐〔宋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4.又好又短的文言文及翻译 篇四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魏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为他的住宅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贫穷常常不能得到满足。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风雨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5.又好又短的文言文及翻译 篇五

 薛谭学讴

 列子〔先秦〕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彻底掌握秦青的歌唱技艺,就自以为已经学完了,于是就告辞回去。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宴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声歌唱悲歌。高昂的歌声振动了林木,美妙的嗓音响彻了云霄。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至死也不敢再说要回去。

6.又好又短的文言文及翻译 篇六

 龙说

 朝代:唐朝|作者: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翻译/译文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

 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多么奇怪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

 《周易》说:“云跟随着龙。”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7.又好又短的文言文及翻译 篇七

 炳烛而学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

 (1)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

 (2)师旷:晋国的乐师。因为他是盲音乐师,世称“师旷”。

 (3)欲:想要。

 (4)暮:晚,迟。

 (5)何:为什么。

 (6)炳烛:燃烛照明。炳,动词>点燃。

 (7)乎:呢。

 (8)安有:哪有。

 (9)为人臣:做臣子的。

 (10)戏:戏弄。

 (11)盲臣:师旷是一位盲乐师,故自称“盲臣”。

 (12)安敢:怎敢。

 (13)闻:听说。

 (14)少:少年(年轻时)。

 (15)好:努力。

 (16)阳:阳光。

 (17)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

 (18)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照明。炳:点燃。

 (19)孰与昧行乎:比摸黑走路哪个好呢?孰与:与比哪一个…。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暗。

 (20)善哉:说得好啊。善:好。

 翻译

 晋平公向师旷询问道:“我年纪七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习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轻时喜欢学习,好像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日中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点燃蜡烛的光亮。(拥有)蜡烛的光亮,与摸黑走路比,哪一个更好呢?”晋平公说:“说得好啊!”

8.又好又短的文言文及翻译 篇八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译文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 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9.又好又短的文言文及翻译 篇九

 庄子一则

 庄周〔先秦〕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10.又好又短的文言文及翻译 篇十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 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译文

郑国有个爱鱼珍惜鱼的人,考虑没有什么途径得到鱼,就用汕用澪用鱼饵钓鱼。排放三只盆子在厅堂之中,装满水。得到了鱼就养着它们。鱼刚脱离网的困苦,很疲惫,浮到水面咭咭地喘息。过了一天,鳍尾开始摇摆。

那郑国人捧出来看着说:“鳞没有伤吧?”没多久,喂食谷末和麦麸,又捧出来看着说:“肚子不饿吧?”有人说:“鱼凭借江水为活命之所,遇上这样呆在一勺的水中,每天玩弄它,还说‘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烂的少啊!”那人不听。

没过三天,鱼全都鳞片脱落而死,那郑国人这才后悔不听有的人的话。

二、出处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三、原文

郑人有爱惜鱼者,计无从得鱼,或汕或澪或设饵笱之。列三盆庭中,实水焉。得鱼即生之。鱼新脱网罟之苦,惫甚,浮白而噞喁。逾旦,鬣尾始摇。

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樀而食,复掬而观之曰:“腹将不厌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会处以一勺之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韩非生活的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大动荡时代的末期。生产力的发展、经济 关系的变革,于 是出现了诸侯国之间更为激烈的兼并战争。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为争夺人才,各诸侯国 广招贤士,为更多的新兴地主与士人进入政治舞台创造了条件。

社会现实政治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们道德观念和政治思想的转变。《韩非子》就出自这个时期。

二、赏析

韩非子的文章说理精密,文笔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了。

百度百科-郑人爱鱼

百度百科-韩非子

本文来自作者[宫晓芳]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2911.html

(24)
宫晓芳的头像宫晓芳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宫晓芳的头像
    宫晓芳 2025年09月19日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宫晓芳”

  • 宫晓芳
    宫晓芳 2025年09月19日

    本文概览:出自《宋史·卷二百七十八·列传第三十七·马全义传》原文马全义,幽州蓟人。十余岁学击剑,善骑射。十五,隶魏帅范延光帐下。延光叛,晋祖征之,以城降,悉籍所部来上。全义在籍中,因补禁...

  • 宫晓芳
    用户091911 2025年09月19日

    文章不错《翻译一下文言文》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