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女儿回爷爷家,我爸妈也和姐姐一家出去旅行,家里就剩下我和先生了。好难得的二人世界啊!原来以为我们好惬意,不想家里的小狗妞妞生病了,发烧不吃饭,整日蔫蔫的,恹恹的趴着。回到家不见它扑上来,似乎家里也少了不少乐趣。这两天下班后,我就带它去宠物医院检查、打针。回家后感觉还是这个狗狗成为了自己的朋友。我不禁想起了关于狗狗的绘本,在这里推荐一些给大家。借此也再推一批与动物有关的绘本,供大家参考吧!
哈利是一只有黑点的白狗。他什么都爱,就是不爱洗澡。有一天,不想洗澡的哈利溜到街上去玩,他逛街、去火车站……到了傍晚,脏兮兮的哈利竟变成了一只有白点的黑狗!为了让家人认出它来,它使出浑身解数,叼着尾巴转圈、院子里打滚……可是家人都没认出来,它只好冲进浴室把自己洗干净。看到这,感觉自己家的小闺女恨不得就是那只小脏狗了。
这本《好脏的哈利》初版于1956年,是世界图画书史上的经典作品,不管是黑点白狗,还是白点黑狗,哈利这只俏皮、可爱、亲切的小“脏”狗俘获了不同时代的孩子和大人们的心。简单、幽默的画风是无愧凯迪克大奖的图书。同时这本书也适合中英文对照,有基础的也可以读读英文版。特别是有黑点的白狗、有白点的黑狗这样的表述很好玩。
经典绘本《好脏的哈利》系列,其他的三本分别为《哈利的花毛衣》《哈利海边历险记》《哈利和爱唱歌的邻居》。
一本很温馨的绘本,绘本的主角正如书名一样,是狗儿红豆和猫咪菲比。有经验的小读者都知道,从故事一开始:“菲比趴在窗台上,红豆趴在地板上,两只宠物待在他们最喜欢的地方睡觉……”两个好朋友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相处之道,它们又是如何相处的呢?如果你家里有小猫和小狗,又该如何对待它们呢。
这本绘本是启发精选美国凯克大奖绘本,特别喜欢他淡淡的晕染的画风,两只宠物胖胖的、憨态可掬,又画出了它们的神态和精髓,比如猫儿趴在窗台,狗儿和好朋友在海滩玩,猫咪玩卫生间的手纸……等等,这一切是如此生活,特别适合6岁以下小朋友们阅读。
不可以:
有只活泼爱动的小狗,爱家人,自认为很乖很乖,热心肠又帮倒忙,名字叫做“不可以”,他随时听到主人们喊他的名“No”,比如他帮他们走快点,比如帮他们整理报纸、帮他们在花园里找宝藏,比如睡觉前帮他们暖被窝、比如帮他们收衣服等等,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他狗牌上写的名字是“史派克”呢?聪明的小朋友知道为什么吗?
这本书每一页都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充满着浓浓的爱意。我和女儿读的时候笑翻了。也联想到那本著名的《大卫,不可以》。可能家长们都喜欢说“No”吧。等现在我家养了小狗妞妞后,愈加的感受到说“No”的频率了。尤其是小狗真的好淘气,呵呵。
其实绘本里以小狗为主人公的绘本还很多,今天先介绍到这里吧,陆续再推荐给大家。
标签:小狗?宠物?陪伴 3+
书是在图书管借的,这本书是很特别的双封面。正面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头伤心地流着眼泪:“我只想要一只小狗”,而封底是一只小黑狗,耷拉着耳朵眼睛瞟向右上方:“我只想要一个小男孩”。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封底的小狗是在小男孩头像的红色轮廓里,仿佛命运正把他们拉到一起!
从前有个叫鲁迪的小男孩,想要一只小狗。他不停地要求;不停地恳求;不停地祈求。而妈妈给了他一只小猫、爸爸给了他一只小乌龟、马大姑给了他一只金丝雀,另外他还收到了金鱼、兔子。可这都不不是他想要的,他只想要一只小狗!
从前有一只叫杰特的小狗,想要一个小男孩。它不停地请求,不停地恳求,不停地哀求。他的第一个主人踢它,第二个主人从不陪伴它,第三个主人只会打扮它,它接而连三地逃走,最后被到动物收容所收留。
看到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想起我养的第一只小狗,所以在读的过程中也会给阿墨讲我和我的小狗的故事。不过阿墨对小猫更感兴趣,每当问她想养什么宠物,她总说想养猫,然后我们会讨论养猫的细节。
我:谁负责给它喂食?
阿墨:妈妈!
我:谁负责给它洗澡?
阿墨:爸爸!
我:谁负责给它玩清理粪便?
阿墨:姥姥!
我:谁负责陪它玩儿?
阿墨:我!
讨论的结果当然是,暂时不养,因为爸爸、妈妈、姥姥都不同意分配给自己的任务!
阿墨特别喜欢模仿小猫,经常让我们用手摸她的下巴,挠她的背,或者钻到被窝里喵喵叫,一边叫一边说:我是小猫咪。晚上昨了饭,我带着她一起去楼下喂小猫,观察小猫。
阿墨:为什么它们不回家?
我:这是流浪猫,它们没有我们家那样的“家”,不过我们这个院儿就是它们的家。
阿墨:如果没有人喂,它们吃什么?
我:它们会翻垃圾筒里的吃的。
阿墨:像长腿狗那样吗?(以前看的《一只叫长腿的狗》绘本里讲的是流浪狗,作者秋山匡)
我:是的,有流浪狗也有流浪猫。
这是本特别有爱的绘本,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在成长过程中有个宠物陪伴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以前听过一个育儿专家讲过一个观点:孩子在3岁左右开始认养一个宠物,到孩子青春期左右可能正好会面对宠物的死亡,对物孩子也许是件残忍的事,但是是关于死亡教育的重要感悟。另外孩子在养宠物的过程中体会照顾小动物的不容易,对责任感的形成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我养过两只狗,第一只误食毒药死掉了,第二只意外被汽车轧死。自此再没养过,但如果孩子长大些坚持要养的话,一定选择领养,无条件地不抛弃。孩子对生命的敬畏不是无端生成的,责任感也是从小事积累的,这个漫长的过程都是在家庭给予的营养中滋养出来的。阿墨,愿你懂得尊重每个生命,也更热爱自己的生命!
本文来自作者[踏雪痕]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290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踏雪痕”
本文概览:暑假到了,女儿回爷爷家,我爸妈也和姐姐一家出去旅行,家里就剩下我和先生了。好难得的二人世界啊!原来以为我们好惬意,不想家里的小狗妞妞生病了,发烧不吃饭,整日蔫蔫的,恹恹的趴着。...
文章不错《绘本之我荐-动物篇--小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