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榻”的意思是指寄宿。
一、拼音
下榻的拼音是xià tà。
二、注音
下榻的注音是ㄒㄧㄚˋ ㄊㄚˋ。
三、用法
1、“下榻”一般用于表示旅客在旅游或出差过程中选择住宿的地方,也可以用于表示宾客下榻酒店。
2、在写作中,可以说某人下榻在某酒店或下榻某城的某酒店。
3、“下榻”这个词没有贬义,使用时既可以用于正式语境,也可以用于日常对话中。
4、“下榻”常和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如下榻酒店、下榻旅店、下榻招待所等。
5、“下榻”这个词可以作为动词使用,也可以作为名词使用,不同的搭配和用法表示的意思也会有所区别。
四、反义词
1、出发:
(1)拼音:chū fā。
(2)释义: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到别的地方去。
2、起身
(1)拼音:qǐ shēn。
(2)释义:站起;起立。
五、出处
“下榻”一词出自南朝宋范晔编撰的史书《后汉书·陈蕃传》及《后汉书·徐穉传》中:“后汉陈蕃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之。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蕃为豫章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徐穉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遂谓礼遇宾客为‘下榻’。”
有关“下榻”一词的句子:
1、我下榻在希尔顿大饭店。
2、这次来华访问的英国客人下榻在国宾馆。
3、早上6点,他们悄悄地潜入他们下榻的饭店。
4、他下榻的旅馆位于卢瓦河畔最漂亮的地方之一。
5、它从100多年前矗立至今,多年来一直是达官贵人的下榻之处。
6、宁阁主肯下榻鄙宗门,自是令天星宗蓬荜生辉,岂有不同意的道理。
7、一对准新人,前一晚在下榻酒店先设婚前晚宴,款宴到来的八十位亲朋。
8、在球员的下榻处,会员俱乐部的“入城式”更是独出心裁。
9、三天前二人进了锦官城,先是觅了一处下榻,舟车劳顿,略作休整,合计了一下盘缠,省吃俭用也不能够熬到三个月后的会试,先不管那么多,美美地睡了一个觉。
10、实际上,在我下榻的那家上海宾馆中,当看到早餐是一些当地原产的水果时,我非常惊讶。
下榻宾馆就是入住酒店的意思,一般用于书面及正式用语,口语中很少使用。“下榻”,就是留下嘉宾贵客住宿的意思,这种说法现多用于外交往来,成为招待宾客的礼仪用语。
词语:下榻
由来:
后汉陈蕃为乐安太守。郡人周_,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之。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蕃为豫章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徐_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陈蕃传》及《徐_传》。后遂谓礼遇宾客为“下榻”。
南朝梁沉约《和谢宣城》诗:“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绿樽。”唐刘长卿《送贾三北游》诗:“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他都是井中蛙妄称尊大,比周公不握发,比陈蕃不下榻。”
宋陆游《寄张真父舍人》诗:“犹能下榻否,拟卜_西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翩翩》:“女曰:我出家人,居有山洞,可以下榻,颇不畏虎狼。”杨朔《东风第一枝·两洋潮水》:“我们下榻的旅馆又恰恰面临着大洋,日里夜里,耳边上总是响着一片风涛的声音。”
翻译典故:
《后汉书·陈藩列传》记载:东汉时,南昌有位太守叫陈蕃,他为人正直,对有才能的人非常重视。当时南昌有个人叫徐稚,字孺子,家里虽清贫,但他从不羡慕富贵,由于他品德好,学问深,所以很有名望,地方上也多次向官府举荐他。尽管这样,徐稚仍安于清苦的生活,官府召他任职,他也总是坚辞不就,当地一些人称他为“南州高士”。陈蕃听说徐稚的情况后,十分重视,诚恳地请他相见,听取他的意见。徐稚来时,陈蕃热情相待,并在家里专门为徐稚设了一张榻(相当现在的床)。徐稚一来,他就把榻放下来,让徐稚住宿,以便作长夜之谈;徐稚一走,这张榻就悬挂起来。这样,人们就把陈蕃的这一做法称为“下榻”,后人就把留客住宿叫做“下榻”。多用于外交往来,只适用于书面不适用于口语。
本文来自作者[一条小凝阳]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282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一条小凝阳”
本文概览:“下榻”的意思是指寄宿。一、拼音下榻的拼音是xià tà。二、注音下榻的注音是ㄒㄧㄚˋ ㄊㄚˋ。三、用法1、“下榻”一般用于表示旅客在旅游或出差过程中选择住宿的地方,也可以用于...
文章不错《下榻什么意思》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