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安全用电有哪些基本知识
电工安全用电有哪些基本知识呢?我们需要了解哪些基本的安全用电知识呢?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电工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全操作(作业)
停电工作的安全常识
(1)检查是否断开全部电源---电源至作业的设备或线路有两个以上的明显断开点。
(2)进行操作前的验电---使用电压等级合格的验电器,验电时,手不得触及验电器金属部分。
(3)悬挂警告牌---在断开的开关操作手柄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4)挂接地线---必须做到?先接地端,后接设备或线路导体 端,接触必须良好。其地线面积不小于25平方厘米。
带电工作的安全常识
(1)在用电设备或线路上带电上带电工作时,要由有经验的电工专人监护。
(2)电工工作时,要穿全棉长袖工作服和使用与工作内容相应的防护用品。
(3)使用绝缘安全用具操作。
(4)在移动设备上操作,要先接负载后接电源,拆线时相反。
(5)电工带电操作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因疲劳过度、注意力分散而发生事故。
设备运行管理常识
(1)出现故障的用电设备的`线路,不能继续使用,必须及时进行检修。
(2)用电设备不能受潮,要有防雨、防潮的措施,且通风条件要良好。
(3)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接地装置。凡有可能遭雷击的用电设备,都要安装防雷装置。
(4)必须严格遵守电气设备操作规程。 合上电源时,要先合电源侧开关,再合负荷侧开关;断 开电源时,要先断开负荷侧开关,再断开电源侧开关
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
(1)接地装置 ?地?的概念,是指电气上的?地?,即指如图距接地体20M以外地方的电位(该处的电位已降至近零)。这电位等于零的地方,就是我们说的电气的?地?。
1、1接地的种类和作用 A、工作接地---保证用电设备安全运行,将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地。如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的中性点接地
B、保护接地---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及金属支架等与接地装置连接。主要应用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
C、保护接零---将用电设备的外壳及金属支架等与零线连接。 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 D、重复接地---在三相四线制保护零电网中,除了变压器中性点的工作接地之外,在零结上一点或多点与接地装置的连接。
电气火灾的扑救方法首先要切断电源,然后救火和立即报警。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要使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进行灭火,如二氧化碳,1211,干粉灭火器等。
安全用电措施安全用电的有效措施?预防为主,安全用电?
1、隔离----使人体不能直接接触用电设备的带电部分。
2、绝缘----将带电部分包封在绝缘材料内。
3、防护接地----将不带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保持与大地等电位。
4、安全电压----流过人体不足以引危险(交流36V及36V以下的电压)。
5、防护切断----用电设备线路上装接电压型或电流型触电保护器。
电工安全用电常识触电的种类
电击:就是通常所说的触电,触电死亡的绝大部分是电击造成的; 电伤: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 所造成的人体外伤。
电流伤害人体的因素
伤害程度一般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2) 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
(3) 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
(4) 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
(5) 触电者的身体状况。 电流通过人体脑部和心脏时最危险;40Hz∽60HZ交流电对人危害最大.以工频电流为例, 当1毫安左右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麻刺等不舒服的感觉;10∽30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会产生麻痹、剧痛、痉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但通常不致有生命危险;电流达到50毫安以上,就会引起心室颤动而有生命危险;100毫安以上的电流,足以致人于死地。 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与触电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
触电的方式
1.单相触电 在低压电力系统中,若人站在地上接触到一根火线,即为单相触电或称单线触电。 人体接触漏电的设备外壳,也属于单相触电。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日益增长的农电工人员需求与其相对薄弱的培训工作不相适应,导致农电工人身事故频发。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一、——化工企业安全用电的总体要求
1化工生产要求供电必须有安全、可靠的保安电源,保安电源在供电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时,对保证不出重大人身、装置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2要有保护装置,当供电系统发生短路或处于不正常执行时,将影响安全供电,对易燃、易爆环境亦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因此必须设定可靠的保护装置,以便迅速将故障部分从系统中切除,保证无故障部分继续正常执行,从而缩小停电范围,减轻故障所造成的后果。
3要有自动装置,供电系统的自动装置有两类:一类是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在高、低压系统中都有应用;另一类是自动重合闸,主要用于高压系统。当供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从而保证失去电源的电气装置及时恢复供电。
4减少大气污染,高压配电装置为尽量避免受大气污染,应尽可能采用户内装置。大气污染对瓷绝缘强度影响很大,在选用时应考虑并采取相应措施,将其影响限制到最低限度。
二、——电气检修安全管理
电气检修执行能源部《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91、DL409-91。
1、工作票制度
为保证检修安全,必须执行工作票、操作票和监护制度。 在电气线路或装置上工作时,应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票分2种。在停电线路或在双回线路中的一回停线路上工作,在全部或部分停电的变配电装置上工作,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带电检修时,不论在杆塔上或在变配电装置上均应填写第二种工作票。检修负责人必须按要求在工作票上写清工作专案、工作时间等内容。工作票签发人要对检修人员的安全负责,要在工作票上注明应拉开开关,应装设接地线及其他安全措施。
第一种工作票须得到排程员许可后开始工作;第二种工作票应在工作前与排程员联络。
开关倒闸操作应使用倒闸操作票。配电室值班员必须根据值班排程员的操作命令口头或电话填写倒闸操作票。
值班员按工作要求停电,并做好规定的安全措施后,由值班负责人向检修负责人交待并一起检查停电范围和安全措施,并指明带电部分,说明有关安全问题,移交工作现场,双方签名后才许可工作,
工作中遇到风暴、雷雨天气及危害工人安全情况,工作负责人可临时停止工作。数日的工作票,每天收工应拆除接地线,次日重新安装,取得许可人允许后方可工作。如夜间允许连续停电,地线可不拆,但次日工作前要检查。
检修工作完毕后,工作负责人应检查现场,清点工具。清查并撤出全部检修人员,将工作票交给值班负责人,双方签名后检修才算结束。值班人员在送电前还需仔细检查现场,并通知有关单位。
1、 停电检修安全措施
1停电 必须切断所有能够给检修部分送电的线路,并采取防止误合闸的措施,如挂示牌。每处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对于多回路线路要防止其他方面突然来电,特别要注意防止低压方面的反馈电。
2验电 对已停电的线路或装置要进行验电。应按电压等级选用验电器。高压验电应戴绝缘手套。
3放电 放电的目的是消除检修装置上残存的静电。放电应使用专用导线,用绝缘棒或开关操作,手不得与放电导体接触。线与地、线与线之间均应放电。电容器和电缆的残存电荷较多,应有专门的放电装置。必须在已检验确无电压的电气装置和线路上进行放电。
4设临时接地线 为防止意外送电和二次系统的意外反馈电,以及为消除其他感应电,应在被检修部分的外端装设临时接地线。装拆接地线应使用绝缘棒或戴绝缘手套,装时先接接地端,拆时后拆接地端。
5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被检修装置或线路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或“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标示牌的悬挂和拆除,应按排程员的命令执行。 “的人还:
电气安全知识培训内容包括电动工具的分类,使用选用,电工安全资料
一、电工安全资料:电动工具的分类
1、一般分三类。
第一类2MΩ要求有接地安装保护装置(一般为铁壳铝壳类)。
第二类7MΩ双绝缘设计无接地(不须接地),外壳全塑料或橡胶类。
第三类1MΩ使用36V及以下的安全电压的电动工具。
2、使用选用:第一类在一般场所有安全保护措施,接地、接零、和安装漏电开关(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0.1秒)的场所使用。第二类在金属结构或潮湿场所使用。第三类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管道等。
二、电工安全资料:保证电气安全的基本要素
1、绝缘:为了避免因带电体与其他带电体或人体接触而发生短路或触电等事故,必须将带电体绝缘。绝缘就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各种电气线路和设备都是由导电部分和绝缘部分组成的,电工绝缘材料的电阻系数都在109Ω/cm以上。陶瓷,玻璃,云母,塑料,布,纸,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电气线路或设备的绝缘必须与所采用的电压相符,与周围的环境和运行条件相适应。
2、间距: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防止电气短路事故和因此引起火灾,在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种距离简称间距。
3、载流量:截流量是指导线内通过电流数量(即电流强度)。假如导线内通过电流的数量超过了安全载流量,就会导致过量的发热,以致损坏绝缘引起漏电,严重时可能引起火灾。因此,在装设各种供、用电线路时,必须了解线路上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流强度,以便正确地选择导线的种类和规格。
本文来自作者[有梓希]投稿,不代表碧途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tudor.com/nbtu/271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碧途号的签约作者“有梓希”
本文概览:电工安全用电有哪些基本知识 电工安全用电有哪些基本知识呢?我们需要了解哪些基本的安全用电知识呢?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电工安全用电基本知识,...
文章不错《电工安全用电有哪些基本知识》内容很有帮助